北京81处“高等级”避难所分布图
据北京市地震局最新公布的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全市共有认定登记的应急避难场所81个,总面积约1520.98万平方米,总承载量约265.49万人。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每年每个区县至少还将新建1-2个应急避难场所。
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的规定,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可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场所功能最全,不仅能够提供应急供电供水,还能储备应急物资、停落救援直升机,其受助人员的安置天数也最多,大约是30天以上。据市地震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除三类应急避难场所外,数百个在北京各区县地震局登记,但不含应急设施的应急疏散场所,同样可以“提供广阔的避险空间,在区县备案后,应急物资同样可以快速送达。”
对市民来说,在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前,知晓并熟悉本社区对口的应急避难场所是十分必要的。
按照2011年发布的《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预案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应急避难场所应根据面积和疏散人数等情况,对场所内安置区域进行划分并编号,同时设计制作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平面示意图,向疏散对象呈现疏散路线。
地震发生后,市民可在应急避难场所内获得必要的饮水和食品等物资,也可结合自身需要,提前在家储备好饮用水和食品、防寒防雨用品、照明设备、家庭常用药物、现金等物品。
按照“指南”的建议,被安置的民众需划分成组,明确各组负责人和协助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以便组织,同时对小组进行编号,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内的编号规划疏散路线和场内到达区域。一般来说,规划的路线应为路程最短、到达时间最快,且最为安全的。
疏散之前,市民需要和负责本社区的疏散工作组约定疏散通知条件、内容和方式。一旦地震来临,疏散消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
到达应急避难场所后,市民可在安置区域内进行登记。如果发现亲人失散时,可到失散人员登记查询点查询,或与其他应急避难场所交换登记查询的人员名单。
养有宠物的市民,可将宠物带至单独设立的饲养区域。这里定时提供食品,进行卫生清扫,医疗救护人员还会负责在该区域开展疫病防控工作。(科学新生活记者 张晨)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