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但受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和禽流感疫情影响,家禽业受到严重冲击——
夏粮呈现丰收格局,春播面积扩大结构优化,后期田管措施需及时跟上
4月底,小麦普遍进入抽穗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在小麦主产区界首市,专家们每日深入田间地头,对小麦苗情会商,帮助农民制定科学的田管措施,指导农民落实到田。
“当前皖北地区出现旱情,各地正全力组织以抗旱为主的田管,确保打牢丰收基础。 ”省农委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主产区已浇灌小麦434万亩。
夺取夏粮丰收,对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至关重要。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省在地小麦3650万亩、油菜870万亩。“由于早春田管措施到位,土壤墒情适宜,夏季粮油苗情转化加快,当前苗情总体正常。 ”省农委种植业局局长牛运生介绍。
据近期苗情监测,小麦一、二、三类苗和旺苗分别占65.1%、28.2%、6.3%、0.4%;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二类苗增加1.6个百分点。这表明,今年夏粮丰收的基础已经形成。
保持丰收的好势头,需要继续做好抗旱为主的各项田管,特别是病虫害防控和小麦后期的“一喷三防”,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与此同时,春播呈现面积扩大结构优化趋势。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省春播种植意向面积2210万亩,比上年扩大4万亩。其中,春播粮食面积740万亩,扩大15.2万亩;蔬菜面积511万亩,扩大14万亩。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受粮食价格稳定上涨和蔬菜效益增加影响,推动种植结构有所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呈现季节性上涨,侵蚀农民经营效益,需要加大惠农政策落实,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
目前,春播工作正有序推进,早稻育秧已经结束,棉花育苗陆续展开。当前需要重点推进水稻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高产创建等农业生产重大举措,为全年农业生产谋好篇、布好局。
生猪养殖效益下滑,禽流感挫伤禽业养殖,需积极应对防范市场风险
一季度,我省养殖业生产总体平稳,但也迎来较为严峻的考验。特别是生猪价格持续下跌,行业出现亏损。禽流感虽然发生于3月末,对一季度禽业生产没有构成影响,但目前已对行业发展造成重创,要全力应对。
数据显示,3月底,全省活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3.19元,同比下跌超过15%,比今年最高价下跌超过26%,猪粮价比为5.34誜1,低于行业盈亏平衡点。有关部门对我省6家大中型生猪养殖场进行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生猪平均出场价格由1月底的每50公斤880元下降到3月27日的每50公斤650元,降幅达26%。
专家分析,由于近年规模养殖比例不断上升,我省生猪行业抵御价格波动能力也在增强。省农委监测,3月底全省生猪存栏1540万头,同比增长0.6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60.7万头,同比增长3.61%,表明行业发展平稳。
在此基础上的菜篮子供应稳定。一季度全省实现肉类总产量102.1万吨,禽蛋产量32.63万吨,牛奶产量6.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92%、2.29%和1.34%。
保持生猪生产稳定,需要价格、农业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生猪价格、成本收益和存栏情况的监测,以及生猪价格变化对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同时,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发布生猪价格和存栏量变化情况,提醒养殖户、经营者防范市场风险,引导养殖户适时调整养殖规模和结构。
进入4月份,禽流感对我省家禽业的冲击显现。我省是禽业养殖大省,养殖户众多,关系农民增收大局。近期,我省已出台扶持政策,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支持,帮助家禽业抵抗危机。
作为应对措施,我省全面推进春季集中强制免疫。截至4月25日,全省提前25天完成禽流感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累计免疫禽类31976.8万羽。
产业化稳步发展,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增强现代农业发展内生动力
农业效益的提升,产业化是关键。
“一季度,整体上看,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运行平稳。 ”省农委产业化处负责人分析。预计到3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740家,比上年底增加456家,实现加工产值1631.9亿元,同比增长15.9%;实现销售产值1584.8亿元,同比增长15.8%。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4740家企业的销售率为97.1%,同比下降3.4%;实现出口交货值为82.6亿元,同比增长5.2%。省统计局专家分析,这表明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需求不足,农业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国际市场可以大有作为。
随着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的活力也在提升。一季度,各地积极开展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培育流转主体,健全流转市场,强化流转服务,土地流转发展加快。
据统计,截至3月底,全省土地流转面积2314.47万亩,比上年底增加262万亩,其中耕地1537.86万亩,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4.7%;水面149.15万亩,约占养殖面积的18.04%,规模农业在稳步发展。
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程度,一季度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4086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1474个,比上年底增加2192个。
同时,各地深入探索推动家庭农场发展的路径,效果喜人。在合肥,3月初首家家庭农场挂牌成立。在天长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超过50家。宿州市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优先安排家庭农场承担各类农业项目,对达到一定规模并符合相关标准的家庭农场进行补贴和奖励,全市认定家庭农场超过100家。
“通过家庭农场的模式可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合作、监督、激励,并且可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追溯等。 ”合肥市农委负责人表示,各种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正为农业发展注入长远动力。(史力)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