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桥国际机场最后一次“模拟大考”

2013年05月20日 00:00   来源:安徽日报   

  5月18日上午,由1200名大学生模拟乘客的“实战”演练,在新桥国际机场紧张有序地进行。这是新机场正式启用前最后一次、也是涉及人员最多的一次的“模拟大考”。

  “本次演练以当天上午高峰时段进出港12个航班为演练设想,设定国内航班8个、国际航班2个、地区航班2个,对首次演习发现的风险进行及时修正。 ”机场的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看到,大学生们分批编入不同的航班号,作为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旅客”进入航站楼,安检、候机、登机等各处工作人员紧张而麻利地忙碌着,整个现场秩序井然。

  这是看得见的“战场”,而另一处是“乘客”看不见的没有硝烟的战场。航显、广播等弱电系统正在运行;行李、货邮进出港保障业务流程正在运转……这之后是一批默默无闻在辛勤工作的机场工作人员。

  机场转场是一项不能出差错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机场转场不能像汽车站搬迁那样持续好几天,必须让过渡一次成功。而且,新老机场的交接,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要同时维护两个机场的安全正常运转。 ”合肥机场转场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

  “像盲降设备、雷达系统等新桥机场内主要的航空飞行必要设备,在转场前都必须安装到位。 ”机场转场当天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是机场“整体搬家”,而是转场当天最后一班飞机降落后,老机场所有有关部门、运营单位、没有载运客货的飞机全部开赴新桥机场,然后在第二天第一个航班到来之前,实现所有人员、设备到位。

  上午11时,“模拟大考”顺利结束。良好的演练效果表明,新机场各个环节准确、有序、安全运转,已经具备了投入正式运营的全部条件。

  几个月来,转场工作步步推进,这背后是工作人员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1月19日起,新桥机场在十多天时间里完成了校飞任务,标志着合肥新桥机场各类设备满足正常运行的需求。

  2月25日,新桥机场迎来民航客机的首次降落。此次新机场试飞由东航执行,一架空客A330客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直接飞抵合肥新桥机场。试飞演练成功,标志着新机场具备民用客机起降的条件,这也是新机场能否顺利开通的重要标志。

  3月10日,新桥机场顺利完成首次运行模拟演练,1000名大学生模拟首批乘客,体验登机全过程。

  5月15日,合肥机场转场工作领导小组在新桥机场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办公楼召开转场动员大会,转场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

  5月30日零时,骆岗机场将落下帷幕,新桥国际机场将正式开航。安徽民航,迎来了一个新时代。(记者 张鸣)

(责任编辑:王姣雁)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