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频道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违建楼脆脆手推倒 海口龙华拆博义盐灶多栋违建

2013年05月21日 17:20   来源:海口晚报   

  “你们看,这样的房屋怎么住?”拆迁人员老韩说罢用带着棉手套的右手砸向墙壁,半个拳头大小的洞瞬间出现。20日上午,龙华区组织多部门对博义、盐灶片区旧改范围内多栋违建依法强拆。在现场,一拳砸一洞的墙壁,用透明胶带粘连的天花板,以及用手轻推倒一片的“楼脆脆”让人触目惊心。

  奇透明胶加固天花板

  三面墙一扇门一个顶,便是一间客房。在义兴街268号房的二楼,天台已被立墙加顶隔离出近10间出租房,房间租住者多是附近卖早餐、烧烤的人员。在其中一间房内,撕掉贴满报纸的墙壁,水泥板充作墙壁的“败絮”便原形毕露。“这仅比之前的‘泡沫板’墙壁结实一点,不信你看。”老韩随手砸向已有轻微裂纹的墙壁表面,半个拳头大小的洞应声出现。

  更让人惊奇的是,天花板用的材质是薄木板,木板间竟用普通透明胶带相互粘连,在吊扇的重拉下显得摇摇欲坠。“由于木板间有缝隙,为节省成本便没有使用专用胶水,而是用透明胶。”滨海街道办负责人对此忧心忡忡,“这样的违法建筑毫无安全性可言,先不说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即使是头顶上的木板或风扇都可能随时掉下来。”据介绍,在博义、盐灶片区的抢建、新建违建中,建筑辅料经过三三两两彼此随意组合,极短时间内一栋“房屋”就能拔地而起,这着实也让滨海街道办工作人员“大开眼界”。

  险用手轻推直接倒一片

  在义兴街196号,拆迁人员笑言是“最好拆的砖瓦房”,在拆除违法加盖的第4层时,工作人员几乎都用不到锤子、榔头等最基本的工具,用双手加力一推,连砖头带水泥便倒下一大片,别说是居住,即便从楼下路过都让人胆战心惊。

  “这层违建是3天前修起来的,最近海口高温,墙壁一推就倒说明不是水泥‘干没干’的问题,说到底是‘样子货’中看不中用,就是为了换取政府的拆迁补偿款。”滨海街道办负责人表示,该户业主在街道工作人员已入户调查完毕并签字确认之后,依然顶风而动大肆抢建。现场拆迁人员也表示,人工拆除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砖瓦结构房,如果是质量合格的至少需要5个小时;如果是质量不过关的不超过3小时,“一般是水泥标号不够或者砖头以次充好,推起来比较容易。”

  硬抢建违建一律不补偿

  作为市、区今年重点项目的博义、盐灶片区旧改项目,自3日龙华区政府下达了在建的违法建筑不予征收补偿的公告后,仍有极个别居民顶风新建、扩建、抢建。从20日起到26日,全区将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项打击行动,强制拆除对象为77宗5月3日后在建的各类违法建筑。同时,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在建违法建筑。

  龙华区政府再次提醒,对于2013年5月3日以后的新建、扩建、抢建等违建行为,政府将严格采取“一律不测量,一律强制拆除,一律不予补偿”等强硬措施,确保盐灶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秦静)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