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毛录取率达80%,中考普通高中录取率约50%,然而今年上海的“小升初”阶段,不少民办初中的录取率却低至15%甚至10%。不少家长提出,孩子人生的“分水岭”,正前移到初中阶段。
“我们的报名号为1930,可学校总共才招200多名学生!”日前,家长周先生的女儿报名虹口区一所民办初中,一看报名情况吓了一跳:录取率接近十分之一,“十有八九”要被淘汰。为求保险,周先生采取了“广撒网”的办法,在浦东外国语学校、西南位育等学校同时报了名。“转了一圈最后发现,知名民办初中今年录取率差不多,竞争都很激烈。但搏进民办初中,等于一脚进了优质高中,又不得不去试试”。据了解,不少家长周末带着孩子转战各校面试的情形比比皆是。
“小升初”阶段家长的焦虑,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日前《上海市中小学生分学段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5.4%的小学三、四、五年级家长表示,对孩子升学问题感到紧张焦虑,这已超过中学生家长对中高考的焦虑程度。
儿子今年考进杨浦区一所民办初中的丁先生表示,之所以特别重视“小升初”,是因为看到孩子的“分水岭”在不断提前:“以前听说过一种说法:初中不读民办,高中和大学就读民办。今年亲身体验后发现,一些优质民办初中毕业生考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比例高达50%,孩子进了这类学校,基本上等于一只脚提前踏进了名高中;而进了名高中后,参加名牌高校自主招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谁敢大意啊?”在网络论坛上,“小升初”的家长群体互相交流经验、分享秘笈。从众心理造成的恐慌,对家长产生不小的群体压力。
“小升初”是否真的提前成为人生和升学差异的“分界线”?据教育部门统计,目前上海民办初中的学生数,仅占全市初中生的一成左右。这就意味着,九成学生最终升入公办初中就读。单从升学机会角度比较,近年来,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行的名额分配、推优生等招生方式,对所有公办、民办初中“一视同仁”:名额分配按各校初中学生数平均分配到各初中学校;推优名额则按各初中学校毕业生的7%推荐。如果孩子成绩在公办学校排名位居前列,机会反而较多。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