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5月21日电题: 广东移动:实名制“空转” “阳奉阴违”为哪般?
新华社记者乌梦达
2010年9月,工信部下发通知,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新增用户须实名登记,目标在2012年全部完成手机实名登记。记者在广东走访发现,实名制事实“空转”,运营商对国家政策“阳奉阴违”,既“知法犯法”,又缺少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尤为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全国手机用户数最大的地区市场,实名制执行近三年来,广东移动的实名登记率仅18.6%,为全国最低。
实名制规定成“一纸空文”
实施手机实名制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利用手机犯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已经相当泛滥,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记者的手机里,就经常收到各种网站推销、购车购房等垃圾广告、诈骗短信、诱骗回复扣费等情况。
为此,工信部在2010年9月和今年4月先后两次发文,对运营商实行手机实名制进行要求和规范。根据审计署最近披露的报告,广东移动公司的手机实名登记比例只有18.6%,是全国最低的地区,情况到底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作为通信运营商的代理商,在广州一些书报亭,记者走访发现,手机号码可以随意匿名购买,十分普遍,而绝大多数的代理商,根本不具备任何查验身份证件所需的电脑等工具,让一些企图通过手机从事违法活动的人随便就能购买手机卡。在广州市中心商业区的北京路附近,一位书报亭老板告诉记者,实名制刚执行的时候,也就是三年前,移动和联通等运营商还管得严,我们要是卖了卡,“被发现了每个卡要罚2000元”,但不到半年就放松了,“现在基本没人管”。
违规的不只是“雇佣兵”,部分运营商的“嫡系部队”也没有依规办理。在位于广州市交易广场的移动沟通100营业厅,记者表示要办理一张动感地带的电话卡,递给营业厅的工作人员50元钱,工作人员直接就递给记者一张电话卡,记者询问:“不用身份证吗?”营业人员告诉记者,动感地带和神州行都不用,移动只有全球通才需要提供身份证开通。
对于运营商自身和代理商违规办卡的问题,广东省移动公司拒绝接受采访。
“阳奉阴违”背后的利益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移动通信业内人士说,现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为了争夺市场,碰到一些没有带身份证或不愿意提供身份信息的用户,怕卡得太严丢失客户,运营商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工信部的统计,现在全国非实名登记的手机用户有3亿多,按每部手机的短信、语音和数据业务量每月100元计算,一个月就有300亿元的市场份额,如果三大运营商中,有的要求严了,但另外的却“放水”,可能就成全了竞争对手。
“遵纪守法,对消费者有好处,但对自己有损失。谁也不想因为实名制失去市场,于是,运营商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好,国家推动实名制的‘一大盘棋’就顾不得了。”
而移动公司的内部人员也对记者诉苦:实名制推进不到位,不仅是运营商的问题,很多消费者也不愿意实名登记,害怕个人信息泄露,“改变长期以来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很困难。”
对此,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肖俊表示,实名制后的个人信息安全担忧,不能成为运营商执行实名制不力的借口,当前很多公众对信息安全的焦虑,正是由于一些运营商的不负责任和信息泄漏“前科”造成的。审计署披露,2005年至2012年6月,广东移动的合作单位将部分银行卡电话充值业务转交给第三方运作,广东移动却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存在监管缺位。
广东移动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一些专家表示,手机实名制之所以进展缓慢,除了运营商执行不力,监督的缺位和监管的真空也是重要原因:原来的方案缺少强制执行力,如果运营商违规,却没设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工信部今年4月公布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征求意见稿)》和《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对此进行了完善,其中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对用户出示的证件进行查验,并如实登记证件类别以及证件上所记载的姓名(名称)、号码、住址信息;对于用户委托他人办理入网手续的,应当同时查验受托人的证件并登记受托人的上述信息。”
如果违反这一规定,“应当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条例正式通过,运营商再违规售卡,将有可能受到相应惩罚,而管理部门也有责任和义务对运营商进行监管,杜绝他们在执行实名制方面的“阳奉阴违”。
记者采访的一些社会学家指出,目前手机实名制“空转”是有令不行、法不责众的典型表现。作为全国运营商的“领头羊”和标杆,广东移动在这方面却带了一个很不好的头。要扭转这一局面,当务之急是国有大企业做出应有的表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成为践行社会义务的楷模。(完)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