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差距缩小圈套陷阱横行 重庆人不再热衷打洋工

2013年05月23日 11:14   来源:重庆日报   陈钧

  “领着数倍于国内的薪水,顺便游览异国风光。”5月22日,江北某人才市场,一家外派劳务公司在其招募广告上这样写道。但是,门可罗雀。

  来自市外经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底,我市在外各类劳务人员共23205人,其中新增外派劳务人员1万余人。到今年一季度末,这个数字已减少到19953人。

  这意味着过了一个春节,在外务工的重庆人就回流了3252人。

  是什么让重庆人不再热衷打洋工?记者随即展开了调查。

  原因一

  收入差距缩小 打洋工魅力不在

  今年25岁的南川小伙冯明亮,2月份从圭亚那打工回来。如今,他在江北一家汽车4S店当维修师傅,除去“五险一金”,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

  冯明亮表示,以前那家劳务公司最近联系过他,希望他能回圭亚那上班。不过,他以在家方便谈恋爱为由婉拒了。他告诉记者,其实国内外收入差距现在已经很小,这才是他不想再打洋工的主要原因。

  “22岁技校毕业后到圭亚那当汽修工,收入每月5000多元。这样做了3年,今年春节我离开时月收入还是5000多元。在重庆搞汽修,虽然收入比国外低一些,但这几年是逐年看涨。”他说。

  提到外派劳务公司的“诱人”广告,冯明亮说,打洋工薪水数倍于国内是N年前的事了,至于游览异国风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国外打工,几乎都是“两点一线”,而且假期极少。

  市外经贸委外经处负责人介绍,我市外派劳务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从事建筑行业。最近几年,国内建筑工薪资大涨,一名钢筋工一天工价在300元左右,算下来月薪和在国外打工没什么区别,而且还能照顾家人。

  除了建筑工,目前国内厨师、护士、汽修工等工种的薪资水平也上涨很快。《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国内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行为逐渐规范,更减少了打洋工的吸引力。

  除了国内工价大幅上涨外,人民币升值也让打洋工失去优势。

  在迪拜打工5年的厨师王运宏告诉记者,2008年他在迪拜的年薪为5万美元,当时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在7左右,年收入折合人民币约35万元。而去年他的年薪加到了5.5万美元,但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却跌到6.2,实际年收入只有34.1万元人民币,比5年前还少了。

  “我已联系好了重庆的一家5星级酒店,对方肯开30万元年薪,等9月份合同到期,我就回重庆干。”王运宏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