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津城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难遭遇招人难(图)

2013年05月24日 11:32   来源:每日新报   

编辑动机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达到699万人,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截至目前,天津市高校2013届毕业生最新就业情况如何,就业形势严峻程度如何?记者通过走访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多所高校学生就业负责人,把脉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同时记者还采访了多名成功就业学生,透视了成功就业背后的可借鉴因素。

  教育部近期的通知表明: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具体到天津情况如何?记者从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获悉,2013年本市高校毕业生共14.1万人,相比去年增加了1.2万人,企业提供的岗位数34万个,但总体少了3.2万个。

  到目前为止,到南开大学招聘的企业比去年同期下降15%,发布的就业信息下降了10%。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企业招聘数下降的同时,岗位质量也有一定程度下降。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牛志广告诉记者,天大目前签约率已达八成,进校招聘企业数不变,但以往提供岗位数量较多的部分企业今年岗位数明显减少。因此,从各方情况来看,今年无论是全国还是本市的就业形势,对比往年出现下滑的趋势几成定局。

  不过,尽管就业形势出现下滑,但现实情况依旧乐观。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禄群告诉记者:“去年年底,我们发现就业形势明显不及往年,因此进一步加强了对就业形势的监测,截至目前的情况来看,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往年相比并没有多少差别。”周禄群所说,源自他掌握的最新数据。尽管今年本市毕业生总数与岗位数呈现反常的一增一减情况,但是社会提供给大学生的整体岗位数为34万个,依旧远超毕业生总数。全国就业具体情况他不掌握,但是本市毕业生并不存在“无业可就”的问题。而且签约率与同期相比持平,并没有大的波动出现。

  周禄群特别提到,结合签约情况总体来看,截至目前本市职业院校今年就业情况略好于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于其他专业,这与本市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密切相关,学生就业去向主要以民营与中小企业为主。

  成功就业学生讲述求职故事

  尽管很多大学生感叹今年“找工作难”,但仍有人“顺利突围”找到了让人羡慕的工作,他们的成功之路也许无法复制,但一些经验却值得借鉴。在众多采访对象中,记者梳理出三个学生成功就业的案例,透过他们的就业经历,可以看出就业的“难与不难”并不是数字上对比那么简单。

  武东翔 南开大学

  去向:国家公务员

  拓宽就业选择发挥特长得高分

  武东翔的就业去向引得周围人一片艳羡,但和记者聊起找工作之旅,他说:“回头看过程太痛苦了,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去年10月份,武东翔和大多数普通毕业生一样加入了求职大军。当时他想留在北京或者在天津找一家三甲医院当医生。他在网上海投了大量的简历后,并没有得到回应。直到12月,他终于收到了来自天津人民医院的面试通知,他形容当时的感觉真是喜出望外。赶回天津参加相关面试的他,最终却因为不能分到最想去的科室而放弃。

  就在这时,家人鼓励他尝试报考公务员,尽量拓宽自己择业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参加了国考,没想到在笔试中从800多名竞争者中以第三的成绩脱颖而出,最终以面试第二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与此同时,北京一家三级医院给了他一个回应,他在北京地区公务员考试中也顺利过了笔试。综合考量后,武东翔决定做一名公务员。谈到求职,他认为:“在遇到困难后及时拓宽就业选择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表示,考上公务员是幸运的,但是在校期间他没有放下写作的业余爱好,这让他的申论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也是他能考上公务员的一个重要因素。

  赵晓 本市某高校

  去向:两份工作二选一

  先就业后择业理性避开“热门”

  去年9月份开学后,铆足了劲的赵晓(化名)立即着手开始求职。最初,心气很高的她定下的目标是北京或天津的知名大企业,如果是去北京,单位一定要能解决户口。但现实并没有给她符合预期的结果。求职四处碰壁的赵晓,也试着给她认为是“鸡肋”的几家企业投递了简历,结果很顺利进入终面并获得岗位,不过因为公司才十多个人平台太小,还有北京的单位不能解决户口等问题,赵晓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折腾了半年,赵晓求职耗费了大量精力,除了感到“找份工作怎么就那么难”外,一无所获。

  过年休整期间,赵晓也开始反思,并告诉自己试着降低求职标准,争取先就业再择业。过完年后,她把求职方向改为重点找天津的工作,相关标准可以低一点。进入4月,机会眼看越来越少,赵晓把目光投向了地方公务员考试与事业单位考试。这次,她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报考时避开热门岗位。最终结果证明了她的决定是对的,和她一起参考的同学最终分数差不多,她的笔试成绩是报考岗位第一,而同学报考的热门岗位连笔试都没过。好消息接踵而来,报考的事业单位也通过了笔试与面试。目前,她终于实现了角色反转,可以在两份工作中选择一个了。

  赵灿 天津科技大学

  去向:天津长芦海晶集团

  提升专业技能主动“推销”自己

  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本科生,赵灿看起来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就是这样的条件,他是专业里第一个确定了工作的人。后来他因故丢了这份本已到手的工作,最终还是顺利进入一家国企。看起来赵灿“就业不难”,他认为和自己“早下手、主动出击”的求职策略有着莫大关系。

  去年3月,还在读大三的赵灿和另外两个朋友就组成了一个“求职小团队”,确定了未来职业方向——汽车相关的研发和管理岗位。发现做汽车相关研发工作对掌握绘图软件的水平要求高,因此他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后来赵灿能画出汽车叶片泵装配图,已经远超当时专业学习要求。

  暑假一结束,他们三人立即开始在网上海投简历,世界500强企业电装集团第一批进校招聘,但由于电装集团宣讲之后的招聘流程出现了滞后,有些着急的赵灿直接前往了电装集团天津分公司,并见到了人事主管,主动递上简历。因为这一积极举动,在随后的招聘中,赵灿三人直接跳过了笔试。12月初,经过四轮面试,赵灿从2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专业里第一个“确定”了工作的人。

  但是寒假回来后,赵灿并没有顺利和企业签订协议,而是被告知企业持续减产,年前的招聘计划取消了。突如其来的变动,令赵灿顿时乱了阵脚。但他接受现实立即重新加入求职大军,此时就业市场竞争已明显比年前激烈,赵灿从网上选出来的30多家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回应,他选择了四家最为心仪的企业,采取了年前主动出击的方法,上门推销自己,但一个多月仍然没有效果。

  丝毫没有气馁的赵灿只能更加主动,4月初在学校的一个专场招聘会上,赵灿发现了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提供了自己期望的车辆管理岗位,立即上前积极沟通,由于专业限制,与他竞争的人不多,企业被他的主动与沟通中展现出的能力所打动,当场就确定了要他。而且,企业给出的待遇比电装集团还要好。当时他同专业签约的同学仍不过半数,且无论是岗位质量还是薪资水平,赵灿的新工作都要高出不少。本版撰文新报记者彭未风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