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博会"各地开花 "中国式养老"成为关注焦点

2013年05月24日 09:5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严 冰 陈澹宁 罗依琳

制图:潘旭涛

京都颐和城养老社区 陈澹宁摄

步步高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老有所养蒋跃新作(新华社发)

  5月,第二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8月,上海将举办国际养老产业展览会;11月又有中国老年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召开。2013年,各式各样的“老博会”在全国各地四处开花,养老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统计,2013年底全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人大关。在“未富先老”的严峻现实面前,破解养老之难,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笔者在调查中认识到,每个老人都有个养老梦:操劳大半辈子后,在晚年时能享受上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兜里能揣着沉甸甸的养老钱,还要能精神充实开心快活。这个梦里寄托着老人三个朴素的心愿,我们做好这三件事,满足了他们的心愿,养老也就不难了。

  明天养老向哪儿去?

  京都颐和城的新探索

  近年来,养老社区的发展备受瞩目。在中国,社区养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社会人们聚族而居,四世同堂,族中老人由全体族人供养,这是天然的社区养老。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提供住宿,单位职工住在同一个大院里,家属院就是退休职工的养老社区。但时过境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购买商品房,散居四处,传统养老社区瓦解了,新的养老社区该如何建设?在众多探索中,京都颐和城养老社区尤其引人注目。

  从北京市中心出发,车行不到一个小时便到了河北涿州。在东仙坡镇右转入支道,只见道路平坦通畅,行道树高叶密,树外春田延绵。车行十公里,在一派田园风光中,我们到达了涿州京都颐和城养老社区。

  社区工作人员杨亚娟驾着电瓶车带领我们参观社区大院,院内散落着风格各异的建筑:清幽宁静的中式院子、宽敞明丽的北美小屋、便捷时尚的老年公寓,还有现代感十足的商业街道以及民国范儿浓郁的养老会所。园中春花浪漫、树影婆娑,车行其间,令人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舒适。

  杨亚娟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京都颐和城所在地还是一块狩猎场。90年代初的市场经济大潮下,狩猎场被转为商业开发,20年来几经升级,成为一座高尔夫球场。但高尔夫球曲高和寡,令此风水宝地与百姓日用脱节,近年来,颐和城的管理者抓住了老龄化这个社会问题,将京都颐和城打造成为新型养老社区。

  随着首都经济圈的进一步成型,交通便捷、风景秀美的京都颐和城成为圈内退休人群的理想去处。“我们打造的是一座宁谧的小镇,这样的社区形态给人以心灵上的闲适,这是老人最需要的。”颐和城的设计师余立先生说,“老人们可以在森林中漫步,在庭院里种菜,我们希望他们能在这里慢下来,远离城市的急躁,提高生活的品质。”

  为了让老人在此获得更舒心的晚年生活,颐和城还在完善配套设施、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上进行探索。社区内设有医疗保健中心,中心提供“持续性照顾计划”,为老人建立健康跟踪档案和科学照护体系,还为老人提供上门的保洁、送餐、园艺料理、代买代办等全方位的适老服务。2013年4月26日,京都颐和城举办了高端养老专题研讨会,与会代表就当前养老产业发展、养老社区建设、养老综合服务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对颐和城的探索表示赞赏。

  京都颐和城的实践只是一个开始,全国养老服务产业还问题重重。资深媒体人高严说起自己伯父的情况,便颇为感慨:“我们让他自个儿住家里吧,觉得太孤独。想着把他安顿在养老院里吧,但是距离太远,我们探望一趟很不方便,如果能有个左邻右舍互相照应的养老社区就太好了,但现在大家都各住各的,小区提供不了这么多服务。”

  《人民日报》曾刊文报道目前养老服务面临的问题:家庭养老“子女有心,赡养乏力”,机构养老是“补贴有限,护工短缺”,社区养老则“配套不够,落实困难”。解决这些问题还任重道远,既需要实践者的勇敢探索,也需要国家的整体规划。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为包括京都颐和城在内的实践者提供了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越来越多的探索也会在先行者的激励下开展起来。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