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小村子置起"大家当"

2013年05月30日 11:51   来源:青海日报   张卫平
    短短几年时间,贡公麻村在村里建起了市场,镇上建起招待所、石料厂和炒面磨房,在县上建起3家宾馆和一家大型综合市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3000多万元,年纯收入1000多万元,150多位村民从牧民变成“职工”——

    现在的季节,牧草还没有返青,若想让牛羊上点膘,可真不是件容易事儿。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贡公麻村村支部书记仁青最近没惦记这些事,他有些忙不过来了。镇上一家计划投资1100万元的综合市场准备今年开建,村办幼儿园也刚刚开学,学校里还有三十多个娃娃,村办企业里的150多人在等着拿当月薪水。村里的这些大事小事,都少不了仁青操心。

    联系仁青书记时,他正从村里往县城赶,他专程从五六十公里外赶来,是要向县领导汇报村里的情况。仁青是个大忙人,如此碰巧,采访就容易多了。

    黑黑的国字脸,高大结实的身材,粗糙的大手,偶尔一露的笑容却表现僵硬,话不多,除了嘴皮有些干裂,仁青的一切体外特征似乎都在想象之中——他是一个典型的牧区汉子。

    与仁青用汉语沟通有些费力,旁边的翻译也很难正确表意。仁青干脆从包里掏出一叠资料。

    这些打印的表格是村里的支出表,每一项都十分清楚,仁青的思路也跟着清晰起来。在贡公麻村,村里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老人有168人。新生的孩子因为无法重新分到草场,每人每月可以领到400元生活费,符合条件的孩子有160人。

    全村有400多户1711人,有150人在村办集体企业里拿工资,管理人员月工资2150元,普通职工月工资1500元左右。年底到了,村里会为每人发放600元“过节费”,每户50斤清油。

    看到这些,你不禁会产生疑问:这样一个小小牧业村,从哪里“变”出这么多钱?

    思变才有发展。2005年以前,贡公麻村只有两万多亩集体耕地。村支部书记仁青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3000亩土地全部由村农业队耕种油菜,其他土地对外租赁。于是,村里第一家小小的企业在哈尔盖镇应运而生——小规模轧油厂,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当年,油菜籽收入达到356万元,轧油厂纯利润达到四十多万元,贡公麻村有了第一笔集体资金积累。

    思路决定出路。耕种土地需要机械,有了第一桶金,很快,村里就成立了机械队,十几台收割机、拖拉机在当时的牧区已经算小有规模,这些农机具享受到了国家的项目资金60多万元。机械队不仅耕作村里的土地,还对外经营,村里又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资金积累给贡公麻村装上了向前发展的车轮。短短几年时间,贡公麻村在村里建起了市场,镇上建起招待所、石料厂和炒面磨房,在县上建起了3家宾馆和一家大型综合市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3000多万元,年纯收入1000多万元,150多位村民从牧民变成了职工,在村办企业里领薪水。

    贡公麻村在刚察县的综合市场规模不小,卖服装的,修摩托车的,开餐馆的,无所不有。在这个市场里,几乎可以满足牧区群众的所有生活需求。

    从村办的炒面磨房到宾馆,从集贸市场到轧油厂,可以清晰地看出,贡公麻村把住了市场脉搏,跟随时代发展迈出铿锵步伐。

    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些村办企业可以称之为“专业合作社”,大约是在2009年,有领导在村里调研时十分惊讶:贡公麻村的这种做法正是后来提出的牧区集约化经营,贡公麻村的发展思路至少超前了3年,与上面的政策不谋而合!

    智慧有时会禀赋于敢想敢干的人,而只有在实践中,它才能得到提升和闪光。仁青就是这样一个藏族汉子,他的头脑中似乎总是充满奇异而大胆的设想,然后毫不畏惧地付诸实践,最后总能为村里挣回大把“票子”。仁青思想很敏锐,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刚刚出台,他和贡公麻村就有了自己的“十二五”。

    仁青计划,在这5年里,在哈尔盖镇投资1000多万元再建一个大型综合市场;借助全省党政军企共建的好机会,多争取项目,整治村容村貌,硬化村道,增加健身器材和文化设施,丰富和充实村民的精神世界。

    仁青还有一个打算,村里发展了,让村民也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和实惠,让老人和娃娃们好好高兴高兴!(作者:张卫平)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