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31日至6月2日的2013中国国际餐饮博览会上,20家新疆餐企集结亮相。图为在京新疆餐企展出的新疆特色食品。(记者唐红梅摄)
在百度打出“新疆美食”四字,可搜出25万张图片,手抓羊肉、拌面、烤肉、薄皮包子、大盘鸡、椒麻鸡、粉汤丸子等应有尽有,这几年新疆餐饮“走出去”发展,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能品尝到新疆美食。
新疆特色餐饮在京城开花,不仅创下一片天地,还以美食为媒,宣传了大美新疆。
据北京新疆商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上规模的新疆餐饮店达40余家,大大小小的新疆餐饮店(摊)加起来有上千家。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上的“丝路印象”餐厅是一座纯白色的三层小楼,外观具有浓郁新疆民族特色。餐厅可同时接待800人用餐,不但有自助餐区、三五人的点餐区、商务宴请的包厢区,也可承办婚宴或团体活动餐。
丝路印象的老板刘文涛是新疆奎屯人,2005年到北京发展,与爱人以一家叫“拌面小子”的快餐店打开市场,目前拥有三家新疆风味餐厅。
“新疆快餐可以开成肯德基、德克士那样有名气的快餐。”刘文涛至今还有一个未了心愿,那就是当年的“拌面小子”快餐没能发展下去,不然现在也许能遍布北京的主要街道。
刘文涛说,他在后期的品牌化发展中,还要将“丝路印象”这个品牌发展成为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酒店。
新疆巴州办事处负责开发菜品的餐饮厨师张雷雷说,北京市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群,所以在对菜品的口感上会很挑剔,新疆菜品一开始不一定百分之百符合当地人口味。
所以,新疆菜品需对其他菜系研究,找到共通之处,然后改良。比如,川菜和湘菜的麻辣味道、北京人喜欢菜品中放西红柿等口味都需与新疆菜融合,然后就是将新疆菜的“大盘系列”精细化。
上个月,一家名为“布里布里”的新疆餐厅在北京一大型商业综合楼内开业,上座爆满。
餐厅老板、34岁的肉孜上世纪80年代就随父母到了北京,所以说话时带有明显的北京腔。把新疆餐厅开在北京繁华街区的大型综合商业楼中,对肉孜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他认为,新疆特色美食从80年代就在北京出现,有了20多年的认可过程,现在到了品牌化发展的时候了。
肉孜学的专业是酒店管理,2002年毕业时,开家新疆餐厅是他唯一的“就业方向”。而且,从开始他的定位就是要将新疆餐饮在北京发展壮大,所以,肉孜先后注册了两个商标——“巴依老爷”和“布里布里”。
肉孜坦言,他时常会遇到内地省市或国外商人要求加盟或合伙投资,共同发展新疆特色美食,但都被他拒绝了,因为担心新疆餐饮到了别人手中会“逆发展”,自己创品牌能维护新疆美食的原汁原味。
将新疆特色餐饮品牌化发展不是肉孜一人的想法。
“现在很多外地菜品冒充新疆菜。”新疆驻京办事处的伊斯兰饭庄副总经理艾欣说,北京消费者很认可新疆的特色餐饮,这让其他城市的餐饮行业看到了商机,所以会制作并不正宗的抓饭、拌面等冒充新疆特色餐饮吸引消费者,最终影响了新疆餐饮的名气。
“今年我们要成立北京新疆企业商会餐饮分会,支持新疆餐饮在北京的品牌化发展。”6月5日,北京新疆企业商会秘书长李力表示,过去的新疆餐饮在外发展都是靠单打独斗,遇到困难只能独自承受。现在商会会将企业的想法和困难搜集起来,与新疆驻京办事处或自治区商务厅联系,寻求政府的帮助。
谢吉良是北京新疆商会的常务副会长,他说,有些在新疆发展得很好的新疆餐饮企业,到了北京之后会“水土不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管理不到位,商会会让同行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抱团打造新疆餐饮的品牌,资源共享,节约成本。
而用刘文涛的话说,新疆餐饮“走出去”只是新疆发展的一个媒介,在他店内还有和田玉、新疆干果等推广平台。不仅如此,他从8年前在北京发动新疆人植树,那一片“新疆林”目前已有近千棵树,并把新疆独有的胡杨树引种到北京。
“有了胡杨这样新疆精神的指引,我们新疆餐饮遍地开花不是难题。”刘文涛说。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