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活化石”藏戏走上世界舞台

2013年06月13日 10:21   来源:新华网   黎华玲

  现代舞美技术把舞台装点成一片森林,头戴硕大深蓝色山羊皮面具的猎人们,踩着鼓点从森林深处走出,他们手持彩箭,旋转跳跃,舞步翻飞。紧接着,一名太子装束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人们带来福泽。仙女们唱着歌出现,慢慢起舞。

  这一幕发生在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的一处舞台上,台下观众全神贯注,仿佛被带进梦幻世界。这仅仅是藏戏表演中的一段开场白,藏语称为“加鲁温巴顿”。

  美国小伙盖瑞高举相机,不时地按动快门。西班牙姑娘克拉拉在演出结束后拉着女演员的手,连连恳求:“教我几个动作吧!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妙的艺术!”

  谈到如今藏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喜爱,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原副所长刘志群告诉记者,藏戏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刻、杂技等艺术元素,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性艺术门类,被誉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刘志群说:“藏戏是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戏剧特色的一个剧种,是藏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看过的人不喜欢都难!”

  诞生于青藏高原的藏戏属于广场戏,配乐粗犷,一鼓一钹就是全部,演出场所主要为农村的打麦场、牧场或林卡(藏语,意为公园)、庄园,观看演出的群众常带着糌粑、青稞酒席地而坐。

  如今,走上舞台的藏戏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除了保留传统音乐不变,还增添了鸟叫虫鸣、风雨雷电等背景音,以真实还原戏中场景。

  西藏著名藏戏表演艺术家、77岁的老艺人次旦多吉告诉记者,传统藏戏《郎萨雯波》中江孜庄园的遍野青稞、《苏吉尼玛》中的沸腾血海等这些过去需要靠表演者用念白来描绘的场景,如今都通过LED营造出逼真效果。假山石、庄园城堡等数米高的真实布景更是让许多老一辈藏戏演员赞叹不已。

 

  “如今,舞台借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段,真正帮助表演者实现‘上天入地’,声画效果是从前广场表演无法比拟的,国内外观众都能更好地体会表演内容,为藏戏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次旦多吉说。

  近日来西藏旅游的泰国游客乍伦说,要买几套光碟带回家乡送给同学,“藏戏很有西藏特色,藏戏面具、服饰还有歌曲都很吸引人,我非常喜欢”。

  参与影像录制的西藏自治区娘热民间艺术团团长米玛介绍,娘热民间艺术团从2003年开始着手策划恢复《洛桑王子》《智美更登》《桌娃桑姆》《顿玉顿珠》《郎萨雯波》《苏吉尼玛》《文成公主》和《白玛温巴》这传统“八大藏戏”,通过近9年的时间实现八大藏戏的完整恢复和演出。

  2012年,西藏完成了八大藏戏的影像录制。今年4月底,西藏出版发行藏、汉、英三语字幕的藏戏八大剧目舞台剧光碟。

  “把藏戏从原来的广场露天戏搬上舞台,并录制成光碟,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实现在家看藏戏,藏戏的受众人群将进一步扩大。”米玛对藏戏的前景非常乐观。

  2006年,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西藏摘得首枚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副团长班典旺久介绍说,藏戏不仅在传统节庆和婚礼上表演,还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演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精彩的藏戏表演也吸引了众多眼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藏剧团开始走出国门,走上世界舞台。如今已经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泰国等全世界30多个国家演出,反响强烈。

  “藏戏走上世界舞台是我们藏戏表演者的骄傲,藏戏的未来充满活力。”班典旺久说。(完)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