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逛街大叔”一年抓贼68个(图)

2013年06月17日 16:41   来源:新闻晚报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获悉,今年以来,本市公安机关严打街面多发性侵财犯罪,截至发稿已捣毁170余个街面犯罪团伙,抓获3000余名犯罪嫌疑人。

  反扒是打击街面犯罪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很多人的想象里,便衣警察的工作很‘刺激’,其实绝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工作是枯燥而辛苦的,一直在徒步寻找目标或紧跟可疑人员,平均每天要走二十公里左右。 ”理着板寸头,身穿普通的T恤、长裤和运动鞋,背个斜挎包,溜达在南京路步行街上——这样一个貌似 “打桩模子”的形象,却是一名战果累累的反扒一线便衣警官——他就是黄浦公安分局刑侦支队街面犯罪侦查队反扒警察唐文龙。近日,记者跟随唐文龙记录了他一天的工作,体验了反扒警察的种种酸甜苦辣。

  布置工作:“反扒是两名狙击手对决”

  “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 ”唐文龙笑呵呵地对记者说,一边给记者倒上了一杯热茶。唐文龙身材不高,54岁的他身材也有些发福,如果不和他四目对视,这样的“中年大叔”在人堆里绝不会引人注意。而尽管已经连续上班那么长时间,他的眼神中却并未露出疲态,双眼仍炯炯有神,仿佛有某种穿透力。

  近日上午9:25,记者来到黄浦公安分局刑事侦查支队街面犯罪侦查队,体验“反扒便衣”的一天工作。侦查队位于人民广场区域的一条小马路上,门口不挂牌子。走进门,里面的条件也比较简陋,唐文龙的办公桌窗外就是棚户区,由于下雨,棚户区顶棚上不断有水滴下,不关窗的话水珠直往屋里溅。 “由于反扒工作的特殊性,我们这里也算是大隐隐于市。 ”老唐笑称。

  从1989年开始,唐文龙至今已在反扒战线工作了24年,抓获过的窃贼已数不胜数。最多的时候,唐文龙一年抓了68个,在申城的“反扒圈”里资历相当深。

  10:05,唐文龙召集手下的民警、社保队员、特保队员在会议室里开会,开始部署一天的反扒工作。这也是多数商场开门营业的时间,窃贼们蠢蠢欲动。老唐的队员们都穿着便衣,个个都是人群中最普通的样子。 “干我们这个工作,关键之一要和环境充分融合,不要让自己惹人注意。比如去菜市场跟踪可疑人员,就不能穿得西装革履,这样容易被可疑人员发现。反扒工作就像两名狙击手在对决:你要尽全力隐藏自己,发现对方。不同的地方在于,窃贼如果发现我们,直接就逃之夭夭;而我们如果发现了窃贼,接下去还要跟踪、埋伏,等待窃贼出手后将其抓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冗长过程。 ”老唐说。

  简短的会议开完后,老唐和队员们分头开始工作。老唐撑着一把雨伞,斜挎着包,慢吞吞地走着。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老唐锐利的眼神如扫描仪般不停扫视着整个街面。

  街面巡视:“平均每天要走二十公里”

  “干我们这行是需要一点天赋的,别看我看上去在漫不经心地逛街,事实上我眼睛一直在看着街上的所有人,一有风吹草动我就能发现。同时还要注意集中精神,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就要盯紧,容不得一丝马虎。 ”老唐告诉记者,他曾经有个徒弟,在跟踪可疑人员时看见了一个熟人,打了个招呼,回头却发现可疑人员已经无影无踪了。因为这事,他把这名徒弟训导了一通。 “我很严格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 ”

  如何在人群中分辨可疑人员?老唐向记者传授了部分诀窍。 “小偷走路不会快,慢吞吞的,走走停停,因为要寻找作案目标。而且,小偷的眼神会很飘忽,不像正常人会直视前方,他们会左看右看,尤其是盯着他人的包、口袋看。另外,我们也要注意那些举止反常的人,比如盯着人家车窗看的,时不时扭头往回看的,这些都要重点‘关照’。 ”

  老唐告诉记者,他当反扒便衣抓住的第一个小偷,就是因为举止异常而被他识破。“当时,我看到一个中老年男子一进商场就脱外套,一出来就又穿上,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从中午11点开始,我一直跟着他到晚上7点,跟了8个小时,终于在他一次出手时将其逮住。原来,他进商场脱衣,就是为了遮住自己的右手,为扒窃行动打掩护。 ”

  接近中午11点时,正走在福州路上的老唐向自己的两个队员使了个眼色,示意可疑人员出现。两个队员立即会意,随即散开,若即若离地跟着走在前面的老唐。记者看到,在老唐前方十几米处,有一个穿着松垮白衬衫的中年精瘦男子正在溜达,眼睛却不时东张西望。

  老唐不紧不慢地跟着这名男子,人多的时候跟得紧一些,人少了又会放慢步伐,但始终没有让中年男子脱离自己的视线。走到云南中路路口时男子右转,老唐突然加快了步伐,几乎是小跑着跑向十字路口,在接近路口的时候又恢复了正常步速,冷静地跟了上去。这时,前方的中年男子突然回身,老唐立即把视线转移到了旁边一餐饮店的招牌上,不和男子直接对视。等男子又开始前行后,老唐又跟了上去。在接近九江路路口时,男子拐进了一家餐饮店。走在前面的老唐路过时往里看了一眼,随后向后面的两个队员做了个 “摇手”的姿势。

  “他和里面的员工打了招呼,自己也换了工作服,他是店员。”老唐告诉记者。放弃了这名对象后,老唐又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老唐告诉记者,他工作时的交通工具就是他的两条腿,南京路步行街每天要走上好几圈,平均每天基本要走二十公里左右。 “做这个工作体力很重要,要跟紧可疑对象,丝毫容不得喘歇,不能让对象溜走。 ”因为走路太多,前几年老唐的双腿也得了“职业病”:类风湿关节炎、骨刺,外加膝盖积水。然而,轻伤不下火线的老唐还是坚持在一线反扒。

  战斗告捷:“抓住贼的快感无法形容”

  中午啃了几口面包、喝了点矿泉水之后,老唐又站上了工作岗位。 “今天还算是好的,如果正在跟着可疑对象,肯定连吃饭功夫都没有了。看见对象进店吃饭,我们也不可能进去,只能在门外静等。 ”老唐说。

  风雨越来越大,老唐的鞋子、裤子已经全部淋湿,但他的双眼还是警惕地盯着来来往往的路人。 “下大雨的时候,露天扒窃虽然比较少,但商场里、地铁站外的商铺、通道里,不法分子仍可能作案。 ”

  接近下午1点时,在新世界城的地下商铺,老唐再次锁定了两名可疑人员。 “这两个人不正常。他们在跟人,但又在不停更换跟踪目标,有时候路人走过他俩身边时他们还会转过身去。是窃贼的可能性比较大。 ”老唐一边小声告诉记者,一边猫着腰跟着他们。在跟踪过程中,老唐不断巧妙地借助身边的柱子、人群、墙角等物隐藏自己的行踪,但又不过分夸张,以免被人发现自己的特殊性。

  在新世界城地下商铺兜兜转转,老唐看看手机,哼哼小曲,做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但始终跟着这两名可疑人员而没被发现。

  14:08,两名可疑人员离开了新世界城,走进了南京路步行街的地下通道。地下通道人来人往,小贩叫卖玩具、雨伞的声音此起彼伏,行人们匆匆赶路,偶尔还有人对这风雨天气抱怨几句,但没人能想到身边竟会隐藏着两双“贼眼”,也没人能想到这里马上即将上演的“猫抓老鼠”式的行动。

  14:23,这两名可疑人员的举止更显古怪:他们明明互相认识,却忽然间互相远离,彼此不说一句话,其中一人跟着一个背包的女子慢慢走着。 “估计要出手了。 ”老唐向自己的两名队员使个颜色,提醒他们高度注意,同时自己紧紧地看着这名可疑人员。没过几分钟,可疑对象果然出手,趁人不注意将手伸向女子的背包拉链,慢慢拉开,从中掏出了一个手机。

  “上! ”见窃贼已经得手,老唐对两名队员一挥手,同时自己也几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揪住了窃贼的皮带。不远处的同伙见势不妙,准备逃走,被两名反扒队员一把按住。周围行人一开始并未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反应过来后,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鼓起了掌。

  整个行动中,没有高鸣的警笛,没有帅气的警服,没有浩浩荡荡的警车,有的只是老唐和他的队员们锐利的眼睛和丰富的反扒经验。在最终抓贼的那一刻,其扣人心弦的程度不亚于警匪片。 “抓住窃贼的那一刻,那种成就感、快感,真的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抹了抹额头上的雨水、汗水,老唐笑着对记者说。

  反扒经验:商场试鞋柜台扒窃多发

  “根据我们多年的反扒经验,地铁附近的商铺里,尤其是开放性柜台,扒窃事件发生较多。不法分子多趁着女士试鞋、将包放在一边的时候,顺手牵羊将包里财物取走。提醒广大市民,人多的地方挎包不要放在身后,乘坐公交车时包要置于腰腹部位。在餐馆就餐时,如果坐在你后面的顾客没有点菜就匆匆离去,一定要立即查看自己的随身财物是否有失。 ”唐文龙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