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骑单车从重庆到尼泊尔 文艺宅男归来变沧桑大叔

2013年08月02日 08:10   来源:新华网   

出发前的苏江

旅途中的苏江受访者供图

  商报见习记者 朱婷

  为了旅行,重庆24岁小伙苏江从条件优越的单位辞职,骑着自行车,从重庆到四川、再到西藏、尼泊尔等地。短短2个月的骑行经历,让这个原先的“文艺宅男”变身为“沧桑大叔”。

  辞掉工作去旅行

  2012年毕业的苏江,今年24岁,在重庆某知名的物流公司做营业员,月收入在4500元以上。他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大学毕业前就想骑车去旅行,但因为没有钱,所以旅行的计划就一再搁浅。工作一年后,苏江有了些积蓄,也认识了不少的“骑友”,出行的愿望也越显强烈。今年5月,他辞去了工作,骑着单车,从重庆出发,目标直指西藏。

  两月骑行4000多公里

  苏江一个人独自上路25天后,到达了318国道四川至拉萨段(川藏线),虽然风光靓丽,但沿途也遇到不少惊险。

  “去的时候,正遇上塌方,几百米的公路全部被泥土给淹了。”苏江指着一张照片说,骑行路上下起雨,还遇上塌方,一些大石块垮了下来,堆在了公路上。记者看到,照片里的他,推着山地自行车在没过半个小腿的泥水里走着,很是艰难。

  苏江表示,他从5月14日出来,短短两个月,已经骑行4000多公里。原本计划是把整个中国游遍,但因为父母的原因,就终止了骑行。不过,他游遍中国的计划并没有搁浅,一有空,他就又会骑车出发。

  回来后生活方式变了

  “我一看到他,整个人都惊呆了,哪里是平时的他嘛,现在的样子简直就是个沧桑的成熟男人。”这次骑行归来,苏江着实让发小李金徽震惊了一把。

  李金徽介绍,苏江从小就是一个文静、内向的男孩,上大学后更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文艺宅男”。这次出去,他皮肤被晒黑了,胡子也留起来了,沧桑了好多,整个人变大方、成熟了许多。“他以前总是很在乎外表,现在也变得无所谓了。”

  李金徽还说,苏江以前花钱总是大手大脚,但旅行回来后,连生活方式都变了,请人吃饭,吃剩下的都会打包回家;以前最爱在淘宝上乱买,现在淘宝也不逛了。对于这样的改变,苏江表示认同。他说,旅行的时候,能吃上东西,睡到温暖的床,就是最好的待遇,是旅行中的艰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