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连续采取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多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环首都区域大气污染却呈现出“复合性”、“区域性”等新特点,治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清华大学及北京市环保局最新数据显示,经过十多年的治理,北京多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2011年与1998年相比,二氧化硫下降77%,二氧化氮下降26%,可吸入颗粒物下降39%,一氧化碳下降58%;2012年北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均同比下降,并超额完成了年度减排任务。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实施绿色排放,截至目前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76%,万元GDP能耗达到0.43吨标准煤,为全国最低;在全国率先执行第五阶段机动车新车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淘汰更新15.6万辆黄标车和60.1万辆国I、国II老旧机动车;30座远郊新城集中供热中心替代近千座小型、分散燃煤锅炉。2012年,北京市在能源消费总量增加84%的同时,燃煤消费量下降12%,优质能源比例达75%。
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环首都区域大气污染呈现出“复合性”、“区域性”等新特点:污染类型从原来的“煤烟型”向“燃煤烟气+汽车尾气”转变;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发生频率高、范围广、程度重,区域污染传输对北京重污染的形成影响巨大。
与此同时,北京面临的另一个新挑战是二次污染问题凸显。除一次污染物外,不同污染源排放的多种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形成酸雨、挥发性有机物等。次污染物,尤其在人口密集的环首都区域表现得更为严重。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介绍说,现阶段我国主要污染物减排的4项考核指标中,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考核指标未涵盖导致雾霾天气的各种大气污染物以及二次污染过程。“若要实现空气质量根本性好转,各种大气污染物可能都要在现有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减排30%至50%。”
郝吉明说,在现有科技、法律、政策下,改善首都空气质量,逐步达到世卫组织环境空气质量第一、第二、第三阶段目标浓度指导值,基本实现城市和重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至少需要两代人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汉臣认为,美欧空气质量在完成工业化后历经半个多世纪治理才呈现好转,而我国在发展经济同时,要治理环境,面临形势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必须不遗余力,依靠“只争朝夕”的决心,才能推进大气防治有成效。
专家认为,参照欧美人均万元GDP与环境质量“拐点”的关系,我国最快也要在2020年以后才会出现“拐点”,而且前提是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坚定环境优先发展战略,痛下决心、“铁腕”施治,真正将决心、政策和各项措施落实到行动中。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