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福建三明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大胆创新,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且不依赖财政增加投入引关注。6月21日17点,经济之声评论:三明模式适合在全国范围推广吗?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福建三明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大胆创新,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且不依赖财政增加投入引关注。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是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零差率”指的是对一些基本药品,按进价销售,不加价,利润部分由政府补贴。过去,药品从生产商到医院要经过很多中间环节层层加价,进入医院之后,国家允许医院可以再加价15%销售给患者。“零差率”是化解药价贵的一种积极尝试。实现“零差率”的一个关键是医院开药不再加价,利润部分由政府补贴,而福建三明市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大胆创新,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而且没有依赖地方财政增加投入,这引发很多关注。
三明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医师处方,对高回扣药品的使用实行重点监控,并在药品比重、住院患者平均费用、住院天数等控费指标上设置“红线”,使得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的总收入和药品收入大幅减少,医务性收入增加。医务人员的正常收入有了保障,百姓看病成本和财政补偿负担也大大减轻。比如严格控制“大处方”、“大检查”,规定三级至一级医院门诊人均次费用控制在140元至45元以内。住院的医疗费用在三级医院平均控制在6500元以内,二级医院控制在4000元以内。
三明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煊华表示,对靠财政补药品加成,他持反对意见。因为补的话医生还是会开大处方拿药品回扣,即使要补,必须通过合理调节医疗服务价格来补。三明市调整了医生的挂号费,主任医生过去是7块钱,调整后收费标准将提高到25元。主治医师也提高到15元。同时还对一些治疗、手术项目的收费进行调整,比如单胎顺产接生的收费标准由原来的540元调整为710元。记者从三明市卫生局4月份公立医院运行情况报表上看到,通过这样的改革模式,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与去年同期对比,总收入减少268万,但医务性收入却增加了1900多万,药品收入减少2550多万元,改革的红利就从这里产生了。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从去年到今年,三明市40万职工医保基金由2010年亏损1.5亿元,到去年扭转为结余2600万,实际节约了1.2亿元,全市光药品费用支出就节约2.4亿元。
关于福建三明公立医院改革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且不依赖财政增加投入,这种模式是否适合在全国范围推广?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对此评论。
三明的医改模式,实现了药品零差率销售,但是在这方面没有要财政补贴,另外重点是规范医生处方、控制整体诊疗费用,同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比如挂号费、一些手术费等来提高医院的医务性收入,对于这种模式整体怎么评价?
李玲:我觉得三明市的医改应该是设了很好的榜样,也不能仅仅说它没有增加财政的投入,我觉得它的改革其实是真正的履行政府办医的责任,像它的改革是由市政府来推动的,它是一个综合的改革。提高挂号费、服务的价格、药品的零差率等这是一些具体的政策,主要的是政府真正在履行办医的责任,比如说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大型设备这些投入都是由政府来承担,向政府兜底,政府管规划、资源、定规律,就是加强管理和监督,这就使得过去的不合理大量的减少,让老百姓、医院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从记者的目前的调查来看,这种改革方式效果不错,医院总收入略有减少,医务性收入增加,重要的是全市药品支出费用减少,按这个改革思路来看,这会是一个长期效果吗?
李玲: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应该给公立医院增加信心,也就是说其实在三明市它是一个财力不是很强的地方,是欠发达地区。通过政府来履行它办医的责任以后,并不需要增加很多的财政的投入,就可以让老百姓、医院、政府都得到改革的红利。也就是说我们一直谈公立医院改革如何如何难,并不是很难的事,而是政府是不是下决心做了这件事。
三明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煊华认为如果靠财政补药品加成,每年药品支出都会逐年递增,医生还是会开大处方拿药品回扣,而目前,医生的劳务价值体现偏低,可以合理调节医疗服务价格。其实,要想让医生不通过开药拿回扣来挣钱,还是要提高医生收入,但是提高挂号费、手术费能达到提高医生收入的目的吗?老百姓好接受吗?
李玲:应该说他们是在正确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但是最最关键的其实是要破除公立医院长期以来创收的机制。公立医院为什么要创收?是因为政府不承担办医的责任,让医院、医生去创收。现在三明市其实他们现在的改革就是要破过去创收的机制,然后让医院回归公益性,让医生回归看病的角色,让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但是有一个核心点,我想他们下一步改革要解决的其实就是医务人员收入的问题,单纯现在靠这样简单的平移不能解决医务人员体面收入的问题,如果把药品的回扣真正的这条利益链斩断以后,医生的收入会大幅度下降,所以它改革还有可持续性的问题。
怎么才能切实的提高医生的收入?
李玲:根据职业的特征,医生应该是一个高收入的行业,我觉得老百姓也是接受这一点的,应该根据他的职位、付出,给他相对等的收入,而且建立比较好的绩效考核以及长期的动态调整的机制。我们一切改革如果说医生他没有得到实惠的话,可能最后改革还是很难让老百姓也得到实惠。
三明毕竟只是福建的一个城市,它这种公立医院改革的模式是不是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李玲:完全可以,因为三明前面说了它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如果三明能做,其他地方都能做,也就是说公立医院改革关键并不是一个单纯是投入的问题,关键是你怎么政府来履行办医的责任,破掉旧的制度,把医生解放出来。其实以药养医的制度也坑了我们的医生,他们有技术有能力,可以得到体面的工资,现在制度的设计让以药补医养医也坑了我们的医生。
怎么激发地方政府担负起这种责任的积极性?
李玲:因为医改正在推动着,其实就是要地方政府承担这个责任,而且这个责任就是说不论是古今中外医疗这个领域保障老百姓健康,应该是纳入到政府的首要的日程上。我觉得这也就是下一步改革要做的事,就是经济领域可以放掉一些,不该管的让市场管,而政府该承担的是社会领域,比如医疗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真正履行办医的责任,让老百姓真正能得实惠。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