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的高温少雨,让昆明旱情再次加重,而在很多干旱山区、半山区,干旱造成的“杀伤力”更大。昆明日报正在举办的“透明水窖”公益活动,就是为这旱区困难群体解决吃水难题办的实事。
水窖起源:在西部成为“保命窖”
在一些干旱山区,孩子们上学之前只能噙一口水洗脸,母亲们只能用一瓢浑水煮饭,人们常年不能洗澡。在这样严酷的干旱缺水环境中,小水窖发挥了大作用,成为山区群众的“保命窖”、“致富窖”、“幸福窖”。
水窖最早来源于中国西北部。由于自然原因,部分地区极度缺水,有的地区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按可利用水资源统计,那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10立方米,是全国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720立方米的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2970立方米的3.7%。为了留住有限的一点雨水,人们在地下修建了蓄积雨水的容器,这些容器就被称为水窖。
建起水窖之前,干旱时节,村民们不得不每天走几里甚至几十里的路程去取水。“下雨水满坡,雨停无影踪”是很多地方水资源条件的真实写照。因此,能蓄水的水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帮助很大,人、畜用水几乎全靠水窖里人工蓄积起来的雨水。“挖土窖,平场院,积蓄雨水”,已成为山区群众获取基本生活用水的有效办法。
这一形式在全国旱区得到推广后,农村终于有了有效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途径。由于山区、半山区山高坡陡、水资源缺乏而分散,地势相差较大,不便于引水、聚水。建设集雨小水窖,可以在雨季聚积雨水,沉淀过滤后入窖,留到干旱季节使用。正如当地群众所说的,“小水窖能做到让山上的水留在山上用,让雨水留在窖里用,让去年的水留到今年用,让今年的水留到明年用,把小水攒成大水用,把浑水变成清水用”。
看到水窖的巨大作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针对中国西北部地区首先发起“母亲水窖”公益活动,帮助那里的人们特别是妇女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帮助她们利用屋面、场院、沟坡等集流设施,有效地蓄积到雨水,以供来年之基本饮用水。
另外,小水窖工程的建设费用低,农民可以在政府的少量资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修建。建成后,维修费用很低,且不用交水费,农民自主管理、使用,使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在很多地方老百姓都把小水窖当做自己的家业来置办。
云南现实:山区水窖尤其重要
2009年以来云南连年干旱,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受到重大损失。为了抗击大旱,也为农业生产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云南很多地方都修建了水库、坝塘和输引水沟渠、农村供水蓄水工程。但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很多大中型水利工程无法覆盖大量山区和半山区。这时候,按照“政府扶持、群众参建”、“谁建设、谁受益”的思路建设起来的小水窖,便凸显了巨大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山区群众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难题。
在昭通的巧家县、曲靖的马龙县、大理的弥渡县等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小水窖在大旱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马龙县率先在马鸣片区建设烤烟小水窖工程,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雨水存储服务烤烟产业发展的能力,满足了烤烟种植灌溉的需求;弥勒县的德苴乡随着水窖数量的日益增多,实现了由烤烟弱乡向烤烟大乡的转变,以核桃为主的林产业逐步培植壮大,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小水窖工程,在山区和半山区真正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赢的局面。
对于昆明而言,我们这座缺水城市土地面积中87.28%都是山地和丘陵区,为从根本上缓解工程性缺水问题,有效增加蓄水供水能力,2010年昆明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水源工程建设的意见》,统筹推进建设小水窖、小塘坝等小型水利设施作为解决山区农民用水的补充水源,不断增强抗御旱灾的能力。昆明市从2012年起,展开了每年新建5万件“爱心水窖”的建设工作,并计划到2015年建成20万件“爱心水窖”,基本实现山区、半山区20万户、70万饮水困难农民群众“户均一个生活水窖、一个生产水窖”的建设发展目标。昆明市水务局局长储汝明对建设小水窖的重要性有着这样的解读:“各种方式的蓄供水工程都能缓解旱情,而解决山区半山区居住分散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集雨型小水窖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实习记者杨艳萍报道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