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疑现吴郡康城 渔民称水下有城墙(图)

2013年06月25日 17:07   来源:新闻晚报   

故事披露:康城兴起于西周,繁盛于东晋,或沦于风暴潮灾

  渔民口述:天晴水清时能在大金山岛一带的水底看到城墙

  上海金山,嘴渔村。

  一幅巨大的吴郡康城地域图占据了观景台一侧的整个白色墙面,游客们站在沪杭公路旁的特色渔船观景平台上,用高倍望远镜向大海和金山三岛蛲。在望远镜下,是否能看到海面下曾经的历史?金山的海平面下是否有一个“康城”的存在?曾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康城是否真的就沉没在这片海域中?有谁能想到,从金山嘴至金山三岛之间曾经是一片陆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村落和城堡!

  记者今天获悉,一段有关曾经的吴郡康城的故事首次正式向市民披露。这里的海下,是否隐藏着上海地区诞生的最早的历史与城市呢?

  西周时期曾有康城存在

  金山嘴渔村的负责人朱敏告诉记者,通过望远镜,隔海相望的就是著名的金山三岛,人们可以远眺上海海拔最高点大金山岛,它也是上海市最后一块处女地,岛上还有60多种珍稀物种,是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它的旁边有一座微微突起的萧山,名叫浮山岛,又因形似乌龟,被当地人亲切称为乌龟山;距离海岸线最近的则是小金山岛。三岛横卧在海面上,似三位战士在站岗值勤,守护着金山的南大门。“如今隔海相望的三岛在遥远的千年之前,其实与陆地相连接,人们完全可以从这一头走过去。 ”朱敏说。

  相传,在公元前21世纪,大禹派勇将颛雪东征至金山,于黄花山以南“万步之遥”,筑起一座土城,名曰宁海城。此间的黄花山即今天的大金山岛,当时它尚与陆地相连。之后,颛雪又在宁海城边设置两座关卡,左曰靖江,右曰贾荣。这“一城两关”合称宁海国。它是金山卫地区最早的城堡国家。

  西周时期,周天子姬钊曾巡视东南,登宁海国黄花山观景。自古以来,无论王侯将相,还是文人墨客,登高总是感慨万千。周天子姬钊在黄花山上也是相似的光景。他望向东南方,那是一片烟波浩瀚的大海,再望向西北方,那里是万里平畴,卧龙江如同青龙般蜿蜒而至,由北向南直奔大海。黄花山的地势十分险要,临别时,周天子若有所思,随即下令在山下筑起一座城堡,名东京城。

  所谓投桃报李,为报答周天子,宁海国王将黄花山更名为钊山,改卧龙江为青龙江。姬钊驾崩后,其子进父号为康王,东京城也随之改称为康城。据史料记载,康城的具体位置正是在钊山北部(今大金山岛)、北山峰(今小金山岛)西侧的一片河谷平地上。

  公元前506年,康城归吴国,伍子胥奉命重修康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海盐县,康城归海盐县管辖。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置康城兵马府于东京。

  繁荣康城最终沦海

  康城曾经繁荣一时,这一点从东晋康城水兵参将黄庭熙绘制的 《吴郡康城地域图》上可见一斑。当时的康城内有众多的官府、民宅和船舫,此外还有油坊和盐坊。康城百姓盐民煮盐,农民耕作,渔民既可下海捕鱼也能入湖捕捞,商人一般与沿海船商贸易或北上太湖流域进行经商。在金山嘴渔村观景台上复制的这张巨大地图上,人们可以清晰看到,亭台楼阁阡陌纵横,这个城市看起来极为繁华。

  当时的各种宗教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就在这张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上面绘制的各种庙宇之多。当时柘湖边有上海最早的道教庙宇三姑祠,建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大金山上于东吴(264—280年)时期建有忠烈昭应庙供奉金山神主霍光。朱敏说:“上海城隍庙的前霍后秦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供奉的金山神主霍光,后来的秦裕伯其时是个无房户。 ”

  在这张地图上还标明有滩虎关、濮伏关、靖江关、钊山关、虎将关等重要的军事关口,这里也可以看出当年沿海的吴郡康城也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当年在金山嘴有一处造船的船坊,名叫南船坊,柘山边也有一座船坊,由此可见,当时在康城造船业也极为发达。

  朱敏告诉记者,康城的沦海是在东晋以后,那时金山一带海岸受强潮顶冲,不断坍塌后退,至唐末,海岸已退到金山脚下。随后,在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的一次地震海啸中,金山沦海,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康城也连同它曾经的繁荣一起,沉入海底,从此在金山的土地上消失。也有传说,年老的西施曾隐居于康城安享天伦之乐,死后安葬于古康城地区。淳熙13年,西施墓随着位于大小金山拥有6万人口的几千年古城下沉于杭州湾浅海。

  康城沦海后,钊山山峰成为大金山岛,北山峰成为小金山岛,山谷淹没水下成槽,山谷开阔地带的高地成为沙洲,时称鹦鹉洲。在杭州湾长年累月的潮流冲击下,鹦鹉洲逐渐被冲开,形成两岛之间的海峡——金山门,潮流在通过金山门时,湍急的水流不断冲刷海底,最终形成今天的金山深槽。

  金山嘴的渔民告诉记者,如果天气晴好,海水清澈,现在还能在大金山岛一带的水底看到类似城墙的东西,“我们都觉得海下面就是老人家常说的康城。如果能潜下深海看一看,一定能寻到宝,找到当年的历史。 ”

  虽然昔日海防水军已不再,但金山嘴一带从古至今,还留下了周公墩、金山墩、西新墩、东新墩、戚家墩、金山营(厂)等诸多军事烙印与历史遗迹,可能也讲述了当年康城的故事。

  沦海可能并非因地震海啸

  康城是否真的在一次地震海啸中淹没金山海底?在金山有一个康城文史研究会,黎家余等一群热心当地史料的老人们,齐聚一堂专门研究金山地区的各类历史。已经通过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金山卫春秋》讲述了当地的历史。对于这一段关于康城淹没的故事,《金山卫春秋》也有过描述:“1184年夏,海溢,淹亡漂没甚多。 ”

  对于这一段,有研究者刘本新认为,其中确实没有“地震海啸”记载。他认为,古金山卫人描述海洋灾害使用“海溢”多,使用“海啸”罕见。海水漫过海堤,淹没村庄粮田,称“海溢”;海水啸叫着聚起,突然增高称“海啸”。即便用“海啸”二字来描述1184年的海溢,也不该是“地震海啸”。

  他表示,上海市地域范围内,有据可查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至今1700多年的时间内,共发生小震约2000余次,中强地震99次,海域最强的一次地震是1846年8月南黄海的7级地震。地震历史上并没有记录过“1184年的一次地震海啸”。反过来说,如果1184年金山卫有“地震海啸”,金山卫人就一定能记录下来,金山卫附近的松江、平湖、海盐、慈溪也会有记录。但他查遍杭州湾周边的十多家地方志,均无“1184年的一次地震海啸”。

  刘本新表示,1184年的海溢,更像风暴潮灾。所谓风暴潮,是由强烈大风扰动而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使海水漫溢上陆而酿成灾害的现象。其影响范围一般几十至上千公里,破坏力极大。 1184年的海溢虽不是地震引起的,但滔天的海溢涌潮是能切断金山连陆沙堤的。

  他认为,康城沦海是渐进的过程,并不是“1184年的一次地震海啸”引起的。即便金山卫有海啸,也不是地震海啸。是否是风暴海啸,至今没有确凿证据。

  那么,在水下有人如果真的看见类似城墙的东西,这是否就是当年的康城遗迹呢?研究者认为,毕竟,历史已经过去了近千年,仅凭口口相传与肉眼判别,尚不能完全确认。

  最后的渔村感受康城生活

  今天的金山嘴渔村已成为上海最后一个渔村,在这里仍有活着的渔村生活,可以看到渔民们捕鱼、晒鱼、制鱼、结网等各种真实生活场景,并被打造成海岸线的一个特殊景点。在这里也可以依稀找到一丝当年繁华康城的市民生活场景。

  记者来到金山嘴渔村的观景台,这儿同时也是金山嘴渔村观看海洋景色的最佳位置。观景台是由三部分组成,包括船体,千年康城地域图,海岸线。在这里,可以看到从最初的小竹排,到后来的机械动力的舢板船,这些都是渔村的渔民出海捕鱼的重要作业工具,船体上的犁头锚,万轮舵,锣镜等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渔村渔民出海船上必备的工具,承载着渔村的历史记忆。

  新建成的渔家客栈位于上海金山嘴渔村,也是金山嘴渔村老街继妈祖文化馆、渔民老宅后又一景点。客栈的南面是弯弯小河,河对岸即是上海名画家李山老师的工作室。从定波桥往北经过渔家驿站,再往西经过一条古旧巷道。曲径通幽,在篆书“渔家客栈”灯箱的指引下,进入小院,庭院正对面是垂下的半帘渔网,由麻绳编织而成,麻绳渔网千百年来一直为渔民使用。

  渔网帘子的后面,一排毛竹依墙而立,粗壮一字形站立的竹竿是古代渔民的捕鱼工具,也是“沪”的最初由来。庭院的柱子用缆绳装饰,桌子,坐凳都是旧渔船废弃船板改建而成,小小庭院,渔味十足。客栈多处采用环保材料,户外铺设再生塑木材料,装饰的竹竿也选用当地渔民使用过的。

  新建的 “渔乐馆”分 “渔樵人家”、“渔港听潮”、“渔舟逐浪”和“醉渔唱晚”四大板块,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满足人们对海的想象,让人们体味曾经的康城生活。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