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苦瓜从粤北山区走进香港超市。刘俊 摄
收购站让农产品就地销售。
刘俊 摄
如何将农民增收与县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带动农户致富?清远英德市走的是产业帮扶农户、实现订单农业的路子。
在一些农业集中地区,英德市部分乡镇在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建设了农超对接点,让农户按照市场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在这种模式的指引下,大批有质量保障的时新蔬菜走进了超市,甚至卖往香港。
有了市场保障,农户也因此大大受益,不再为种植出来的蔬菜难卖而发愁。一个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种植2亩地蔬菜,每年单这一项收入就在5万-6万元。
订单农业让农户“触市”
在英德市望埠镇下塘村村口的农超对接农产品收购点,几个村民正在用一些网袋包装刚从地里采摘来的苦瓜。这种取名为“大顶”的苦瓜,翠绿欲滴,形状与普通苦瓜不太相同,很有卖相。
“一般的苦瓜收购价格在1块多钱,而这种大顶苦瓜要卖到2.5元。”英德市合众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伟须告诉记者,这个新品种是由蔬菜收购点根据外地蔬菜市场的需求,在英德当地农户中推广的。
村民告诉记者,以前下塘村的农户种植什么蔬菜都由自己拍脑袋决定,自家“吃不完”的蔬菜才拿到附近市场去卖。这样一来,这些蔬菜往往只能低价出售,农户规模化种植的意愿不大。
对超市而言,由于农户所生产的品种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很难做到统一收购。因此,以往的下塘村很难见到中间收购商的身影。
可随着扶贫“双到”工作后帮扶单位的进入,这种现状得到了改善。2011年,对口帮扶下塘村的清远市供销社,与下塘村的农村经纪人共同投入7万元,在下塘村建立了清远市供销佳信农产品有限公司“农超对接”下塘村蔬菜收购点。
按照公司和农户签订的相关协议,由清远市供销社旗下公司清远市佳信农产品有限公司向下塘村种植户提供种苗、农资和技术支持,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由公司规划种植蔬菜的种类并负责回收,再配送至佳信公司下属的各个连锁平价商店。
英德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农超对接”模式的建立,大大减少蔬菜从菜地到市场的中间环节,不但解决当地人民群众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还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邓伟须告诉记者,除了帮扶单位的下属企业来下塘村收购农产品,还带动许多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果蔬市场,目前共有7家比较固定的蔬菜收购商常驻下塘村,并与农户签订了相关收购协议,议定收购蔬菜的最低保护价格为8角钱。
就在记者采访时,来自东莞石竭镇润丰国际蔬菜批发市场的收购卡车开了过来,准备运载包装好的农产品。收购商李水养告诉记者,“这种新品种的大顶苦瓜,经过筛选包装和抽检后,当天晚上就可以运送到香港,走进香港的超市。”
邓伟须说,果蔬收购站成立后,下塘村涌现出20多个蔬菜生产专业户,还带动一些散户种植,共计有1000多亩,周边一些村的农户生产的产品也运送到这里来。“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后,希望更多的收购商能来下塘村,这样农户的产品就更容易卖了。”邓伟须说,这是下塘村蔬菜种植农户的普遍心愿。
政府牵头建供港蔬菜基地
如果说望埠镇下塘村的订单农业,还是农户与市场的“初吻”,那么,在英红镇锦田村建设的2000亩供港蔬菜基地,则是农业与市场的深度结合。
英红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初,在对口帮扶单位及英红镇的支持下,锦田村成立了锦田蔬菜专业合作社,并开始建设锦田供港蔬菜基地。帮扶单位、镇政府先后共出资130多万元,建设了基地办公楼、收购中心、储藏冷库、肥料、农药仓库等设施,同时引进东莞润丰果菜有限公司对农户种植的蔬菜直接收购,销往香港。
公司对农户种植的蔬菜设有保底价,且按蔬菜的质量分等定级全部收购,解决了农户种菜销售的后顾之忧。基地生产的蔬菜都经过严格检测,确保蔬菜无公害直供香港。
锦田村党支部书记李春锋介绍,锦田村农产品产销过程中,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采访期间,恰逢锦田村农民李金超运送蔬菜到该基地。他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共种植了2亩蔬菜,这次送过来的蔬菜大约有300斤。每天上午9点左右,他采摘的蔬菜就会第一时间送到基地,经过秤后进行登记。每天蔬菜的收购价由公司按照市场行情确定。每十天左右,农户和基地就会进行一次结算。
结算时,农户卖出蔬菜得到的收入,扣除公司事前提供的种子、农资等成本,剩余的就是农户的纯收入。“一年种植3造蔬菜,纯收入有五六万元。”李金超说。
经过两年的运营,目前锦田供港蔬菜基地共轮种蔬菜面积2000亩,带动种植户327户,平均每亩每造纯利润4000至6000元,平均每户增收约3万元。同时,定点公司每收购1吨蔬菜,则须支付100元管理费给合作社,每年为锦田村集体增加收入4万元。
李春锋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当地受到罕见的洪涝灾害,对基地农户的蔬菜种植影响很大,约600亩菜地遭受损失。针对这种情况,锦田村从集体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补贴受灾农户,减免他们前期在种子、农资等方面的投入,既保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又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正因为有这样一些灵活机制的运作,使锦田村整个“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得到正常运转,不断增加农户的创收能力。
给山区多搭建
一些“触市”平台
记者手记
清远市是接近珠三角和港澳的山区市,国土面积位于全省前列。一直来,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存在各种发展的瓶颈。而近年的扶贫“双到”,为山区发展提供了许多新思路,其中针对自身优势和自然条件,发展农业产业成为许多粤北县市的发展思路。
记者近日在清远多地采访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的农业产业上来了,规模有了,可销路成了一个新难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则整个链条没有打通,扶贫工作也只会原地踏步。
在另一个粤北山区县,一名扶贫办主任告诉记者,他们去年吸引佛山一家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来县里考察,希望他们在县里建立一个农产品收购站,这样就可以解决农户卖难的大问题,可由于提供的场地不够理想等原因,造成整个项目一再搁置,让人着实遗憾。
而英德的供港蔬菜基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其实,建设蔬菜收购站不一定要在县城,而最好是接近农村,基地的规模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灵活,要适合农户的需求。
在过去三年,我们已经有了扶贫开发的良好基础,而在新一轮扶贫工作中,还可以考虑立足现有基础,真正地搭建一些让农户与市场对接的平台,更有利于农户走市场,让他们获得农业创收致富的机会。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