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如何鼓起农民钱袋子?退耕还林之后,延安耕地面积一下子减少一大半,粮食问题突显。“民以食为天”,既要保证退耕还林的成果,又要解决延安人民的吃饭问题。于是,延安提出向千沟万壑要良田。
5月的延川县马家湾。记者看到,治沟造地,就是将大沟推平,整理成耕地,同时修建排灌系统,并种草种树以保护生态。在马家湾一块望不到头的田地上,一行行白色覆膜整齐划一,好一幅“陕北的好江南”。农民蔡志成说:“这是垄地西瓜、花生和早熟玉米。我还种了两亩多粮食,现在都能浇上水!”以前他种的都是零碎坡地,浇不上水,年景不好时,家里就揭不开锅。
延川县是典型的“地无三尺平”,但自2011年实施治沟造地以来,沟地里呈现出大片平地,不仅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促进了生态环境,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沟壑蕴藏丰富的土地资源
经过10多年的退耕还林,延安呈现出一派山清水秀的宜人风光。然而,当退耕农民不再拿补贴的时候,农民吃饭问题如何解决?这片黄土高坡上的绿意葱茏还能保持下去吗?退耕还林之后,延川县农民人均基本农田不足1.2亩,加之土地条件差,年景差时温饱都成问题。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就要建设高标准的口粮田。
口粮田在哪里?目前,延安人民已经形成共识,陕北粮食增产潜力在沟道!陕北缺平地不缺山,有山就有沟,治沟能造地。据初步调查,延安市有500米以上沟道4.4万条,1公里以上沟道2.09万条,丘陵沟壑区面积占到土地面积的40%左右。众多的沟道,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既要“被子”也要“票子”
沟道是天然的行洪通道。人们不禁会问:沟道被推平,作为耕地后,如果遇到暴雨或洪水,是否会造成灾害,是否会前功尽弃?
造地先治沟,治沟先治水。延川县的做法是,在沟道中每隔一定距离,就砌一座堤坝,并预留出溢洪通道。延川县水务局局长刘世华告诉记者:洪水来袭时,堤坝也可以拦截,蓄的水还可以用来灌溉。沟道里配置的溢洪道、排水渠,就算遇到大洪水,也完全可以排出去。每一个小流域都要留水道,层层设防。对溢洪道和主干渠进行石块砌护,水泥勾缝,确保坚固耐用。水大的时候,会先渗后溢,这样流到黄河里的泥沙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实现“泥不出沟,有利于水土保持”。
据了解,陕北治沟造田,是在过去造坝淤地的基础上,进行规模治理,较好地解决了沟道防洪、植被保护等问题,既环保又增产,是既要“被子”也要“票子”的重大举措,也是对退耕还林的一次升级,更是退耕还林之后的“二次革命”。
全力打造延川“小江南”
“宁要山下八分田,不要山上二亩地。”这是陕北农民的俗语。但是,治沟造地造出的“沟坝地”,不仅平整易于耕作,而且保水保肥,村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往山上跑。沟地种粮增收,山上退耕还林,一举两得。
延川县马家湾木瓜山村民贺世军,是治沟造地的受益者之一。他说:“治沟造地,把水渠圪崂整的平展展的,机械化耕作,翻地、下种、覆膜一次就好了,既省时间又省劳力,一天就可以把我新分的3.8亩地种完了。”
目前,延川县已建成高家屯乡折家塌、文安驿镇梁家河等9个示范点,造地面积达2.6万亩,坝地全膜玉米亩产由原来的三四百公斤提高到700公斤,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1860元增加到2012年的5260元。新造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上千亩,平坦肥沃,水电路配套齐备。延川县全部治沟造地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呈现出“小江南”景象:全县农民将人均新增高产沟坝地0.7亩,人均基本农田将达到1.85亩,每年可新增粮食2260万公斤。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