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毛之地变沙漠绿洲—走进青海省治沙试验站

2013年06月27日 09:34   来源:青海日报   罗连军

  在第1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之际,记者在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沈文录的陪同下,走进位于共和县沙珠玉乡的省治沙试验站,感受沙珠玉地区从“不毛之地”到“沙漠绿洲”的变迁。

  从西宁出发,两个多小时后车驶入共和盆地,经过数十公里的半荒漠化高原草甸,一片绿洲呈现在眼前。一排排高大的杨树构成了一道道防风固沙带,绿油油的青稞、小麦、蚕豆等农作物在林间成长,仿佛走进了都兰县的一个农业区。

  “这就是沙珠玉乡,曾经三面环沙,是个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在全乡最繁华的十字路口,省治沙试验站站长杨德福带领站工作人员给过往的农牧民宣传防沙治沙的相关知识。

  在他的指引下,越野车沿着一条曲折的土路驶进治沙试验区。车窗外,近十米高的乌柳、沙柳和水沙棘等植物,将小路围成了一条林荫道,让人感觉走进了丛林深处。其间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田掠窗而过。

  “这一片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造林的成果。”在一个标示牌前杨德福停下车说。“这里原来是沙珠玉河,上世纪五十年代水流量还很大,随着沙漠化的加剧,河流慢慢干涸,到八十年代已不复存在。”

  走近标示牌,上面标注着,原土地类型、治理年代、治理模式、造林树种、造林方式、造林面积。在试验区,这样的标示牌达二三十个,每一个标牌都记录着每一片林地、沙丘的治沙信息,同样也诉说着沙珠玉地区治沙的历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共和盆地沙化面积达35.7万公顷,占整个盆地面积的21.6%,每年沙珠玉地区6级以上大风及沙尘暴天气平均达51天,荒漠化致使大片草地和耕地被沙地覆盖,周边村庄几经迁移,出现了沙进人退的恶果。

  1959年共和县在沙珠玉成立防风治沙林场,后改制为省治沙试验站。2000年由省林业局直属管理。经过50多年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治沙试验站1.3万亩的沙漠已治理1.2万亩,绵延几公里的黄沙头已被建设者们用生物、粘土、麦草、尼龙等沙障锁定在方格里,通过点、撒或条播,栽植上了柠条、沙蒿、羊柴等防沙植物,形成了今天的防风固沙林。

  如今试验区内鸟语花香,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杨德福告诉记者,试验区周边用护栏围起,还雇佣当地人护林,杜绝了人类和牲畜的破坏。目前区内各种鸟类、兔子、蛇等随处可见,环颈稚、麻黄鸭成群结对,偶尔也会碰到狼、狐狸等食肉动物。

  “这是我们站的赵工程师,一家三代人都在这里治沙。”采访中,杨德福特意向记者介绍了陪同的年轻工程师赵雪彬。

  “1959年,我的爷爷赵文轩赶着毛驴车来到寸草不生的沙珠玉,住着窝棚治沙。1979年我的父亲赵士学继承了爷爷夙愿,把一生奉献在了沙珠玉。后来,我从青海牧校毕业,父亲说‘去吧,沙珠玉是个好地方。’我来到了爷爷和父亲工作的地方,开始学习造林技术。”

  1997年,毕业后的赵雪彬原想换个条件好的地方工作,但父亲语重心长的一句话,又让他来到了沙珠玉。专业不对口,几年来,他就自学林学,分别拿到了林学的一个专科毕业证和一个本科毕业证。“防沙治沙要讲求科学,靠先进的技术和现代化的装备,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只要秉承父辈们治沙造林的精神,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沙珠玉将来就是一个宜居旅游的好地方。”

  站在试验区的最高处放眼望去,各种沙障将一座座沙丘分割成无数1米见方的小块。近年来种植的沙蒿、柠条已长到半米高,远处秃头的沙丘已所剩无几。自2007年起,试验区封沙育林达4000亩,接近了自1959年以来的总和。

  2007年治沙站进入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网,成为国家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不仅成为我省荒漠化防治研究试验基地,还步入了高原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高原荒漠化发生过程与机制,荒漠化综合防治技术,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科学研究领域,为高原荒漠化防治和荒漠资源保护提供了示范模式和配套技术。

  今年4月,治沙站学习内蒙古的治沙技术,在试验区内开展水冲栽植乌柳插干造林技术试验取得成功。该项造林技术操作简单,速度快、效率高,用高压水枪冲坑即栽,栽植深度可随时控制,投资少、节省劳动力,还可免设沙障,适用推广范围广。最大的特点是带水作业,不仅节水,栽植后苗条四周湿沙层即可保证苗木生根发芽的需水量。

  面对记者,杨德福高兴地说,有了水冲栽植造林技术,加快了沙丘治理速度,再过两三年,沙珠玉地区的流动沙地将全部变成林地。全省现有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250.4公顷,如果将水冲栽植造林技术再进一步完善,在全省推广,必将提高治沙进度,锁住全省流动黄沙将不再是梦想。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