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内蒙古统战部长被调查 曾读长江商学院EMBA

2013年07月01日 08:35   来源:北京晨报   

王素毅(资料图)

  晨报讯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昨天发布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素毅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资料显示,王素毅曾先后担任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还曾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正厅级)。

  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他在中央党校法理学研究生班学习;2003年4月至2005年5月,在长江商学院EMBA研究生班学习。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刚刚过去的6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大会与招商引资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王素毅还作为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推进小组组长主持会议,并对61家先进非公有制企业、38名优秀企业家、102名优秀个体工商户进行表彰。

  王素毅还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3月,他在参加全国人大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落脚点放在着力改善民生、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只有这样做,才能使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采访中,王素毅说起巴彦淖尔市来滔滔不绝。2004年7月起,王素毅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2008年升为市委书记,直至2010年5月。他称,“近几年来,巴彦淖尔市政府积极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如中粮、联邦制药、中兴能源等大企业先后在巴彦淖尔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在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大力发展。”

  昨天,记者致电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门,但因时至周末,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昨晚,王素毅的名字仍出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官网“自治区领导简介”一栏中,职务为“常委”。

  王素毅简历

  王素毅,男,蒙古族,1961年6月生,内蒙古土左旗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1986年6月入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1978.10—1982.08 山西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地下采煤专业学习;

  1982.08—1989.03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交通能源处干事、主任科员;

  1989.03—1992.11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交通能源处副处长;

  1992.11—1996.08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交通能源处处长;

  1996.08—1998.09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1998.09—2001.09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其间:2001.03—2001.07在中央党校培训部西部班学习);2001.09—2003.0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3.03—2003.12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正厅级);

  2003.12—2004.07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盟长(2001.07—2004.07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法学理论专业学习);

  2004.07—2008.02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04—2005.12在长江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班学习);

  2008.02—2010.05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委书记;

  2010.05—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