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一方面提高公众捐献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完善制度设计
11岁时因为和小伙伴玩耍,被石头砸伤左眼失明。17年后,临高小伙子符辉阳在海南省眼科医院的帮助下,通过国际援助,才为左眼重装了眼角膜,但他左眼已彻底失去光明。
“如果当时海南眼科技术发达,也有捐献的眼角膜给符辉阳移植,他的左眼就不会失明。”符辉阳的主治医生刘红山主任医师痛惜地说,在海南,还有很多人像符辉阳一样在苦苦等候角膜移植。
刘红山是医学博士,曾为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眼科学系工作,在美国行医10多年。现在,他还是海南眼库的主任。“过去,海南没有眼库,志愿捐献者找不到捐献的地方。现在,海南有了自己的眼库,但至今仍未接收到志愿捐献的眼角膜,实际上是一座空库。”
海南省眼科医院常务副院长钟兴武介绍,海南是经济欠发达且属热带气候地区,角膜病是高发病和多发病之一,许多患者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治疗。目前,海南省眼科医院登记等候角膜移植的患者就有60多人。初步估计,海南每年需要角膜移植材料1万多个。
“国内公众捐献器官的意识还不够。”钟兴武说,“死无全尸”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忌讳的事情,所以很多人生前并不愿意死后捐献器官。但是,在美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公众很热心死后捐献器官。斯里兰卡人甚至认为,死后捐献器官是在做大善事,可以上天堂。所以,斯里兰卡国家眼库成为全球最大眼库之一。
“公众意识的提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政府要完善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捐献制度,为捐献者提供便利,同时也要鼓励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国内外捐献器官的援助与交流。”钟兴武说,随着文明程度的提升和现代医学意识的树立,中国人在无偿献血方面已有很大进步,器官捐献也可以参照无偿献血的模式来开展。如果能打通国外眼库与海南省眼库的畅通交流渠道,这远比劝捐角膜组织所起的作用更大。
今年5月,海南省卫生厅批准海南省眼科医院成立海南省眼科研究所,其中眼库建设作为重点的构架之一。目前,海南省眼库将继续与国外眼库进行深度合作,如辛辛那提眼库和国际复明眼库、斯里兰卡国家眼库等,借鉴国外角膜捐献以及眼库管理机制,实现国际角膜资源共享。(本报海口7月3日讯)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