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安:早教中心关门60多万学费难追回 建议求助警方

2013年07月05日 15:00   来源:西安晚报   刘瑾 张志杰

  花费近万元给孩子报名参加早教班,没想到才上了十几节课,早教机构竟在一夜之间关门了,这让市民张女士气愤不已。在随后维权的过程中,张女士发现,和她有同样遭遇的家长有很多。昨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能够落实的有40多位家长,他们被“卷走”的学费加起来在60万元左右。

  家长:早教中心突然停止经营

  张女士家住高新区,去年12月20日,张女士花费8910元给两岁的女儿妞妞(化名)报名参加了早教班。张女士告诉记者,选择早教班之前,她和爱人也咨询了很多家,最后经过多方考虑,选定了位于高新区金鹰国际A座7楼的这家名为“创艺宝贝”的早教中心。

  “关键觉得这里离家比较近,送孩子过来很方便。”张女士说,她以每课时123.75元,与早教中心签订了72个课时的课程协议。2013年2月起,张女士开始带孩子去上课。6月27日,当她再带着孩子去学校时,眼前的场景让她惊呆了:早教中心大门紧锁,门口贴着一纸通知:由于不可抗拒因素,学校停止经营。最后留下了一个退费电话,但当张女士按照号码拨打过去时,语音提示却是空号。

  想到孩子才上了14个课时,还有价值7000多元的课程没有上时,张女士气愤极了。就在此时,有家长陆陆续续送孩子来上课,大家都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转眼就人去楼空了,一点征兆都没有。”张女士告诉记者,和其他家长交流后她才知道自己“被卷走”的学费还不算多,有的家长一次性交了两万多元,才上了几节课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昨日,家长们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他们从早教中心拿来的学员统计表。表上显示,这里的学生有100多人,学费从20000元到几千元不等。

  早教中心:可拿教具抵学费

  为了要回剩下的学费,家长们建立了维权QQ群,他们找到了机构负责人肖女士,肖女士承诺,6月30日之前给家长们一个说法。可到了6月30日,肖女士却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自称委托代理人的石姓男子与家长们进行谈判。

  面对众多家长,这位姓石的男子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法。1.让孩子转去北郊的一家早教中心继续上课;2.以教具抵剩下的学费;3.退还家长三分之一学费。“好多孩子一节课都没上,凭什么一下子就损失70%?”对此,大部分家长表示拒绝接受。就在家长们继续与肖女士联系时,她的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昨日,记者试图拨打肖女士的电话,但两部电话均打不通。经过多方联系,记者随后拨通了“创艺宝贝”一位袁姓主任的电话,袁女士表示她只负责登记、核实学生的信息,对于记者的任何提问,袁女士表示无法回答。记者与机构委托代理人石某联系时,对方以“不便接受采访,无可奉告”为由拒绝了记者的提问。昨日,记者在家长维权QQ群里了解到,群里共有40多位家长,涉及应退还学费60多万元。

  律师:建议家长求助警方

  西安市消协秘书长李安邦表示,根据国家相应标准和指导规范,教育部门负责监管学前教育及中小学教育,而早教从行业角度来说,处于监管空白地带,所以才导致了早教市场的混乱。按照目前情况来看,“创艺宝贝”与家长之间不是纯粹的消费行为,已经涉嫌诈骗,建议家长采取法律途径为自己维权。同时,李安邦提醒广大家长,在给孩子报名参加早教班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学校的各种证照是否齐全。

  陕西至正律师事务所陈灏律师表示,家长可以起诉早教中心违约,要求解除协议并退款,还可要求赔偿损失;如果早教中心负责人一直不出现,那么就已经涉嫌诈骗,建议寻求公安部门帮助。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