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惊现全国最大冶锌遗址 极可能是造明代铜钱

2013年07月05日 08:15   来源:重庆晨报   

忠县洋渡镇发掘出距今500多年的冶锌遗址。 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摄

制图/朱正非

  昨日,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考古人员在忠县洋渡镇发现了明代冶锌遗址,距今有500年的历史。这也是三峡库区目前考古发掘出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冶锌遗址。

  考古专家介绍,这个冶锌遗址是继丰都、石柱冶锌遗址发掘出土之后,我市出土的第三处大型冶锌遗址。发掘现场占地1万余平方米,初步推断有十余个大型的冶锌炉存在。

  遗址内还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冶锌炉,也让专家们从实物上看到了明代典籍《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冶锌工具。

  这个遗址与此前在丰都、石柱发现的冶锌遗址,共同构成了三峡冶锌遗址群。今年,丰都、石柱冶锌遗址群已经获批成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古专家分析,这些冶锌遗址相继发掘出土,进一步表明中国冶锌技术并非从国外传播进来,而是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轨迹。在世界其他区域的冶锌技术发展的时候,中国古代的冶锌技术也已成熟。

  同时,三峡冶锌遗址群对探寻三峡地区,乃至我国的冶锌技术的产生、发展、工艺特征,以及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透过对冶锌行业的生产力规模状况的揭示,也为了解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中国古人冶炼出的锌,不仅仅被用在了国内,还曾经远销欧洲。

  史料记载,1745年,东印度公司的船在瑞典海岸沉没,船上运载的货物就是中国的锌,其纯度达到了98%。 制图/朱正非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