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解放中路云台里25号,一座民国建筑内刻有“自强不息”四个字,这里曾是粤海关税务司署长官的大宅。
云台里31号内里的水磨石楼梯,锈迹斑斑的铁扶手、铁窗花。
广州市解放中路云台里28号曾是南韶连会馆旧门楼,现在是一家幼儿园,外墙贴上了瓷砖,粉色的墙壁上画着卡通图案(见上图),建筑专家称此举使门楼修复“不可逆”。
广州市解放中路云台里28号曾是南韶连会馆旧门楼,现在是一家幼儿园,外墙贴上了瓷砖,粉色的墙壁上画着卡通图案(见上图),建筑专家称此举使门楼修复“不可逆”。 上世纪90年代,时任光塔街道文化站站长郑仕宽拍下的南韶连会馆旧门楼(见下图),当时仍能清晰看到其原本轮廓。
云台里31号是一座乳黄色的四层建筑,建筑正向立面采用了民国流行的清水红砖墙,丁顺相间、长短不一。
记者循迹探访越秀区云台里民国建筑 寻得两座近百年历史昔日官商宅第
2号线索 云台里民国建筑 提名人 网友古粤秀色、vickymama
资料可发送至
gzlishijianzhu@126.com
81919191
历史建筑
征集令
广州市内还有多少“金陵台”?为避免有价值的老建筑再遭“误伤”,本报发出征集令,邀您一起“挖掘”线索,将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写入保护名录。
这些建筑应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建筑艺术价值或与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有关,能反映城乡发展和人文历史。线索包括照片、图纸、文献、故事等相关资料。本报将酌情刊登,线索经市规划局初步核查后将列入历史建筑普查名单。
历史建筑是区别于已挂牌保护的文物。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才算历史建筑。
何为历史建筑
近百年前,两座大宅在书斋会馆、名流云集的四牌楼云台里比邻而居。红砖墙、铁窗花,当时广州银行贾姓行长一家入住31号,1926年贾府落成一事还登上了当日报纸,有商贾大家之气;满洲窗、花阶砖,粤海关税务司署长官的周家大宅坐落在25号,周家人在天井朝内处题“自强不息”四个浮雕大字,抬头即见、每日自省,有儒家书生之风。
惜物转星移,贾、周两家早已不知去向,贾府对门的南韶连会馆变成幼儿园,剩下依稀可见昔日轮廓的门楼。唯有这内敛、励志的“自强不息”四字,历经风雨始终如昔。
文/记者方晴 图/记者郑婕、庄小龙(除署名外)
今昔
对比
海关官宅日省其身:天井雕刻“自强不息”
昨日下午,记者几番问路,才从米市路转入的细巷中、在云台里幼儿园的斜对面找到这座“自强不息”楼。与对面白粉相间的马赛克瓷砖房相比,民国大楼灰白的墙面只有简单一条装饰线,如果不是三角门楣和罗马柱,怕是难以发现它的特别之处。
踏进圆拱大门才看到内里别有洞天,一楼满洲玻璃窗的色彩仍然绚烂,地面花阶砖的花纹还是清晰可见,站在天井下回首抬头,二楼栏杆上如牌匾般题有“自强不息”四个苍劲有力的浮雕大字,拾阶上下皆可见。
线索提名人“古粤秀色”在一旁感叹,“我十年来踏寻广州文物、历史建筑,看到屋内有如此内敛、励志的浮雕字是第一次,相当罕见!”
82岁的吕婆婆住在一楼东侧,自1950年随在海关工作的丈夫入住以来,已经住了63年。
吕婆婆告诉记者,这座楼最早是粤海关税务司署一位周姓长官的家宅,大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1949年前,周长官携家眷匆匆前往台湾,把贵重的酸枝家具和当年罕见的雕花玻璃柜都留了下来。1949年后,该栋大楼被海关租下作为员工宿舍,“酸枝家具都被识货的租户搬走了。”
“原来没有这么乱。”吕婆婆指着上层栏杆上延伸出来的木板和杂物,提醒记者台风天要注意坠物。“这里也没有房子,是个花园。”她指着正对门的瓷砖房回忆道,花园里有两口水井,种着竹子、龙眼树、荔枝树,井水清冽,口感清凉,当年自来水不畅通时,海关还会派水手来帮忙打水,用水泵、水管把水从一楼灌进天台铁制的大水箱里,能供6户人用很久。
1953年、1957年两次整修后,水箱就拆掉了。上世纪60年代,政府工作人员把门前的花园改建成现在这座三层高楼房,昔日迎来送往的门前马楼被逐渐挤压成细巷。前两年,因为楼顶渗水,老宅再一次整修。
“原来的老邻居过世的过世,走的走,搬进来的新邻居多是做生意的,院子里堆起了杂物,半夜也会传来敲打金属的声音。”在灰扑扑的院落里,只有吕婆婆家的那一面墙,刷起了白墙、洗净了窗花。
行长府邸风光一时:砖墙不红窗花已锈
在吕婆婆的指引下,记者与提名人“古粤秀色”、广大建筑系两位热心学生继续寻访周宅的邻居、位于云台里31号的另一民国大宅。
走进窄巷,一座乳黄色的四层建筑耸立眼前,像是一座现代的小别墅。广州大学建筑系研究生、岭南建筑学社副社长杨静向记者指出,乳黄墙漆下,建筑正向立面采用了民国流行的清水红砖墙,且丁顺相间、长短不一,是特别的法式砌法。敲开31号的大门,看到内里的水磨石楼梯,锈迹斑斑的铁扶手、铁窗花。与25号清丽内秀的风格迥异,31号更似守卫森严、气势逼人。
老住户严老师从去世的老邻居梁伯口中听到了这座楼的历史。原来,这座民国大宅建于1926年,是当时广州银行贾姓行长的府邸。落成当日甚至还被记者写上报纸,可谓风光一时。1949年后,贾府收归政府,一楼、二楼住进了卫生局的领导、三楼住着一位老红军,“文革”时期最多住进了近10户。因为住房紧张,四楼被当年住户加建了一层,导致楼房倾斜,不得已在门厅前增加了一根承重的罗马柱。如今,这座楼成了房管局的托管房,每年有人检修,去年才刚刚把红砖墙涂成乳黄色。
南韶连会馆旧门楼:中山题匾早已取下
在31号楼的对面,就是南韶连会馆的旧址,民国十年,孙中山曾为该馆题额。1952年,该馆改作云台里幼儿园,内有两棵参天大树,如今只剩一棵。据上世纪80年代在此就读的网友“vickymama”回忆,当年院内的建筑有一个很大的大堂,侧面楼梯往上走到二楼也有大堂,小朋友都在堂内睡觉。一位云台里幼儿园退休教师说,因为某单位收回部分地方,幼儿园早已全拆重建。
昨日记者在该址看见,南韶连会馆只剩下依稀可见昔日轮廓的门楼。1994年,因幼儿园装修,孙中山题额的石匾已被取下。至于是何人邀请他题字,网友“古粤秀色”从相关部门的资料中翻阅得知,可能是连县革命军人何克夫在民国十年所为。
资料显示,何克夫字小园,连县人,1906年加入孙中山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中参加华侨先锋队随黄兴攻打粤督衙署,民国后任南韶连军民总长。
近期查出114个
涉保护历史项目
多为民国建筑 不少面临“碳化”危险
本报讯(记者廖靖文、莫冠婷)近日,广州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城乡规划法》实施情况的书面报告。报告指出,广州市已经完成第一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录普查。对历史城区内共994处地块、20000余栋建筑开展了实地普查,收集、整理了一批社会公认、条件成熟的优秀近现代建筑,形成了《广州市历史建筑(第一批)推荐名录(送审稿)》并已提请市名城委审议。
近期,广州市正对规划已批在建项目进行紧急排查,已初步在历史城区20.39平方公里和46片保护区中排查出114个可能涉及保护线索的历史项目。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向本报透露,大部分历史建筑多为民国时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质保期约50~70年,时至今日其中不少已“到期”。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排查历史建筑,决定保护的历史建筑应尽快排查消防安全隐患,进行适当改造保护。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中心城区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被纳入卖地范围。至今已批未建项目约1000多宗,市内类似“金陵台”地块还有12宗。
报告指出,“部分开发商恶意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造成拆迁许可、现场巡查、工地管理、保护执法及属地监管等各项工作尚未形成合力。”
报告称,有必要建立历史文化遗产日常监管联防联控机制,以区政府为属地责任主体,协同文物、规划、建设、国土房管、城管等部门落实日常监管和保护。并建立预先保护制度,对尚未确定为文物、历史建筑,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明确在1年的申报期间内,该建筑不得损坏或者拆除。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为了保护而变更、撤销、撤回已作出的行政许可,政府需承担巨额补偿,经济压力太大。
专家建言
谈分布:市中心历史建筑大规模消亡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程建军教授表示,广州历史城区内文物和历史建筑分布主要集中在荔湾区、越秀区(包括旧越秀和旧东山),呈东西格局分布。秦至宋以后的文物和历史建筑集中在越秀区,晚明以后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则多分布在荔湾区,到清末民初时期则往东分布在老东山一带,海珠区的古旧建筑较多出现在近代时期。
民博专家崔志民说:“由于早年开发建设,市中心内可以说已经没有了一间能体现广州建筑特色的真正西关大屋和神坛屋,而在海珠区沥滘村,还有建筑样式和内在物件都保存得十分完好的广式民居等历史建筑,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民俗文化纪念馆。”
他说,近30年来,广州市中心的历史建筑大规模消亡,除了重视市中心现存历史建筑保护外,也应该重视散落在广州城乡结合部和城郊的众多历史建筑,在从化、花都、番禺等区域,也有很多优秀的古建筑和历史建筑。
谈取舍:保留每个时期代表性的建筑
程建军教授表示,按时期划分,历史建筑可分为古代建筑(鸦片战争以前的建筑)、近代建筑(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建筑)、现代建筑(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筑)。“其实昨天就是历史,近现代不少优秀建筑都具有保护价值。”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教授称,不可能所有的旧建筑都要保留,历史建筑的认定要有取舍标准,应把每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建筑保留下来,“保护是有代价的。政府在批地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赔偿的问题。”
记者翻阅2006年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建华主编的13卷本《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在“总序”中,他提到应该改变“厚远古的而薄近现代的倾向”的认识,提出对历史建筑着重整体性保护。“在城市中,至今还保存着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工业和物流业的遗产,这是广州在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对它们做好保护和利用,是保存广州的城市历史记忆、传承创业精神、彰显城市特色、弘扬地方文化色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困境:处于法律保护的“真空期”
1.法规未健全,名录未公布。程建军表示,在这段法律保护的“真空期”,历史建筑没有得到有效和针对性保护,呼吁法规尽早出台,“晚做不如早做”。
2.民国建筑寿命快“到期”。
3.历史建筑量大和城市发展形成矛盾。程建军说,历史建筑的评定,数目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宜太多。
4.不少属于私人物业,易引起产权纠纷。历史建筑的保护首先要征得业主的同意,他建议政府可给予这些业主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资金扶助。
5.规划部门和文物部门沟通少。汤国华教授表示,规划部门刚承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责任,很多制度和法规来不及制定公布,建议两部门加强沟通。
6.公民认知不足。公民对于历史建筑的认定、保护等工作了解不深、参与度不高,应加强宣传。
谈出路:“活化”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
1.尽快排查消防隐患、改造危房。汤国华教授表示,规划部门应加快搜集和评估历史建筑的工作。对于砖木结构的房屋,质量好的原状保留;质量差的把木结构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2.“活化”需要有心人和有钱人。汤国华教授表示,历史建筑“活化”的目的在于改善生活条件,需要技术和资金相结合。外国就有一些开发商、企业家和慈善家,积极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为历史建筑所在的街区做贡献。
程建军教授提出,历史建筑应融合现代建筑功能,以延续生命。
3.“上下通达”能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程建军教授认为,一方面,历史建筑的保护强调区域内保护,因此历史建筑所在社区的群众和团体应积极参与到发现和保护历史建筑的工作中;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对于区域的远期发展规划应及时向当地公布。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