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城"一体 南京打造枢纽经济区

2013年07月09日 11:47   来源:南京日报   

  【现状】 空港海港周边缺少“城市气息”,潜藏的巨大价值尚未完全释放 【思考】推动港口从货物贸易、临港工业向枢纽功能转变

  “港产城”一体,南京打造枢纽经济区

  【现状】 空港海港周边缺少“城市气息”,潜藏的巨大价值尚未完全释放

  游客从禄口机场下飞机后,吃、住、购、游等需求都需转到市区才能解决,“如果留在机场,不是选择太少,就是价格太高”。昨天,市领导指出了目前南京空港周边区域在“城市气息”、城市功能上的欠缺。海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海轮抵达后,漂泊数十日乃至数月的海员面对的是成片工厂区、货物区,白天一片工业场景,晚上黑灯瞎火,想要休闲、娱乐,附近根本找不到地方。”

  除了配套不足,南京空港、海港还存在着产业发展低端化、与港口功能关联度不高等问题。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有一些明明不需要大量空运、海运的制造业项目却放在了空港、海港周边,产业规模小、能级低,但却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沿用简单的开发区、工业区模式,来什么项目上什么项目,这导致土地开发粗放、城镇建设质量不高,其结果是本来价值巨大的港口枢纽资源没有产生黄金效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

  【思考】推动港口从货物贸易、临港工业向枢纽功能转变

  随着明后年禄口机场二期机场建成和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疏浚工程竣工,南京作为区域门户城市的功能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并由此带来大量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打造枢纽经济区,正当其时”。

  什么是枢纽经济?市相关部门专家介绍,全球港口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第一代单纯实物贸易为主,第二代开始注重发展临港工业,到了第三代,港口功能和临港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现代化物流体系完备并可提供一揽子的增值服务,比如国内的上海、天津、厦门等。到了第四代港口城市,实物贸易功能已经弱化,但其信息、金融、供应链管理等全球航运的管理控制能力得到极大加强,真正成为控制整个全球航运供应链的核心枢纽城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伦敦和纽约。

  “南京目前正处于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第四代港口城市的转型期。”据了解,未来我市空港、海港建设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突出强化交通、信息、金融、市场等各类枢纽功能,聚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枢纽经济,提升金融、商务、信息、资讯等枢纽服务,从而实现从港口的物流、人流功能向真正意义上的枢纽功能转变。

  【破题】两大临港新城规划初步制定,与枢纽经济无关的产业今后一律不得引进

  按照建设中国航运(空)与综合枢纽名城的总体部署,我市将建设海港、空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此次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的挂牌,迈出了枢纽名城建设的关键一步。

  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挂牌,主要是为了打破现有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探索“港、产、城”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区两级将进一步简政放权,逐步将区域内相关规划、建设、土地等审批权委托给枢纽经济区管委会,同时将加大对枢纽经济区相关指标的考核力度。

  目前,空港、海港枢纽经济区都已制定了打造临港新城的规划,其中,空港新城将重点打造五大战略产业:航空物流产业、国际贸易产业、智慧产业、会展经济和旅游休闲业。海港枢纽经济区将建设物流中心、维修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交易中心、结算中心和金融中心,同时打造金融大厦、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高档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实现枢纽经济区产业和城市功能全面升级。市领导表示,今后在两大枢纽经济区内,与枢纽经济无关的产业和项目,一律不得引进,真正把优质资源用足用好。 本报记者 刘晓

  禄口机场二期工程建设、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疏浚、宁杭高铁开通实现长三角铁路“金三角”闭合……南京正在成为全国为数不多集国际空港、海港、高铁枢纽于一身的城市。

  如何把交通枢纽优势变为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昨天,市委、市政府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溧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海港、空港枢纽经济区管委会。名称的变化,意味着南京将推动海港、空港区域发展从原来的开发区模式向“港、产、城”一体的枢纽经济区模式转变。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