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福,福在生态。
上个月出炉的福建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去年福建省12条主要水系水质保持优,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7.9%;我省23个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环保部发布的今年5月份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福州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海口和惠州。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造林绿化314.5万亩,占总任务的104.8%。
另一份表明经济运行质量提升的数据,或许更值得欣喜:1-5月,全省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2%。从行业看,全省38个行业中有32个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下降面达84.2%。
生态美,发展优。从今年初开始,我省明确把生态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在全国率先探索从生态好中确立发展优的新路子。生态文明深深地融入福建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的“血液”中,成为福建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把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
登天池,游花海,探幽谷,住蛋居……5月底,永泰云顶景区正式开业,其独特的高山天池草场风貌和PM2.5近乎零的空气吸引来数万名游客,不少人惊呼“景区挤爆了”!而随着闽江北水南调工程的推进,多年来默默坚守绿水青山的永泰,终于迎来“空气和水真的可以卖钱”的日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着力转化为福建强劲的后发优势?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今年我省将促进生态省战略深入实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加强水土保持,推进陆域、海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保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生态家底殷实,但探索一条适合生态好与发展优的路子,仍需多方努力。
转化,需要有拒绝污染项目的勇气——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市,南平划定了严格的“产业禁入线”,仅去年一年,南平就否决26个投资项目。
转化,更需要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智慧——
清流县地处山区,气候、土壤特别适合绿化苗木种植。自2003年决定发展花卉产业开始,仅十年时间,清流就成长为海西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成长的背后离不开的是技术、品牌、市场三大“花招”,而且招招鲜、成效好。预计到2015年,清流鲜切花种植面积将达1万亩,实现产值3.7亿元。
转化,更需要基层干部作风改变——
为了还龙岩人一条干净的龙津河,近年来龙岩市和新罗区铁腕整治养猪场污染。虽然整治的范围大、牵涉的群众利益多,但是,群众情绪平稳,工作推进顺利。前提在于他们把农民的利益想在前,把百姓长远的致富之路引导好。如今,去年还有500头猪的万安镇高池村的养殖户林彬锋养起了三文鱼,原本要子承父业经营养猪场的杨镇龙,正在朝着他家庭农场的目标进军。
山区为生态保护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了缩小山海差距,促进均衡发展,去年10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山海协作的八条意见》,推进山海协作,产业转移。
啤酒生产企业对水源、水质的要求不言而喻。1998年建厂的武夷兴华啤酒,近年在湖南、江西、湖北、安徽等省攻城略地。外省成长起来的武夷兴华,看中了闽北的生态环境,在武夷新区投资建厂,主攻福建市场,而他们最大的底气来源于:“我们是用崇阳溪的水作为啤酒的原料。崇阳溪是武夷山九曲溪的支流,pH值为6.5,是做啤酒最好的原料。”前不久,武夷兴华实业有限公司与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成功研制出银耳啤酒,目前产品已通过实验检测,预计下半年以后可投入批量生产销售。
如今,越来越多像武夷兴华一样的企业,在优惠政策或是生态环境的吸引下,从各地来到山区,而对拒绝一切高能耗、重污染项目的山区来说,环保、高科技项目符合山区生态保护的功能定位,也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取得了保护与发展共赢的良好效益。
把生态优势化为转型强势
福建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呈现明显的工业快速重型化特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大。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强保护,探索和破解这一难题的唯一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省委党校教授雷弯山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单向度的,其内涵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顶层设计。
“钱往山区拨,人往沿海走;沿海兴产业,山区护生态”。今年初出台的《福建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占全省2/5的县(市)和197处区域被列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规划为全省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超过3.6万平方公里,接近全省陆域面积1/3。规划明确对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四类开发区域实行不同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而这一办法,也让山区与沿海站在一条更加公平的起跑线上。
有了科学规划,还需制度的刚性约束。
今年6月,“先礼后兵”的环保约谈机制启动。短短两周内,省减排联席会议办公室逐一约谈了9个设区市人民政府、53个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以及31个重点企业、18个省级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主要负责人,对今年初以来治污不达标的地方和企业进行“黄牌警告”。因污水处理任务未完成,导致水污染物增加,莆田市涵江区被环保部门亮出“红牌”,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经济发展不再唯GDP,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随着指挥棒的转向,放眼八闽,从沿海到山区,调整结构、提升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把生态优势化为转型强势,与其说是一种自觉,更不如说是发展大势的一种倒逼。
在安溪县官桥镇的铁峰山一带,过去曾一度拥有500家石材厂,年产值达2亿多元。但在沉重的生态代价面前,安溪县觉醒了,果断在全县范围内对中低端石材加工业进行全行业退出,整理出的土地建起新园区,引进高新产业落户,而铁峰山正慢慢重披绿装。
正是这种倒逼,逼出了一片新天地。
循环经济成主流。南安所产石材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而在过去则一度因加工水平低饱受污染之苦。经过转型升级、集聚发展,循环经济在南安风生水起,昔日下脚料成了今日香饽饽,环境得到改善,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如今的石材企业“吃干榨尽”每块石头,行业发展因此有了可持续性。在上杭县蛟洋镇,蛟洋循环经济园区改变粗放型的发展老路,走出了一条高效、清洁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围绕紫金铜业20万吨铜冶炼项目,园区里的每一家企业环环相扣,旨在把资源全部回收利用,仅各种化工衍生产品就可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去年,整个循环经济园区年产值达82亿元。
这几年,大红袍着实火了一把,但随着茶园面积盲目扩大,引发水土流失,被称为“抢山”的武夷山茶山整治随即开展。今年,武夷山又定了更高的目标,针对原先允许适度开垦茶山规定存在的漏洞,明确提出:今后5年内不新开一亩茶山。近3年,武夷山“抢”出2万多亩山场,新种270多万株阔叶树苗,通过退茶还林,森林覆盖率3年提高约6个百分点。“抢山”,抢出一个更美的武夷山。
以生态优势谋取富民好事
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目的在于让百姓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发挥生态优势中,如何走出一条富民之路?
一条绿道串起了建阳市潭城街道考亭村的千亩葡萄园,引来了众多游客,铺起了村民们的致富大道。村民朱长一口气买了20辆两人、三人骑自行车用于出租,到周末还是供不应求。村里今年增加了十几个自行车出租点,每个点每天收入可达1000多元。村民肖文宝放弃了在外收入不菲的工作,回家经营起了农家乐。
目前,建阳市西郊绿道一期长6.8公里的卧龙湾绿道已全面竣工。记者采访时,潭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冠中正在与村民们一起忙着改造旧房子,他说,绿道沿线统一规划建设的旅游商店、特色小店、农家乐等配套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骑自行车、尝农家宴、采新鲜蔬果、观生态美景等绿道旅游,正逐渐成为考亭村发展的新亮点。
安溪县境内共有大大小小崩岗1万多处,占全省崩岗总数的一半,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在崩岗治理上,安溪并没有简单地为治理而治理,而是针对不同崩岗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治理路子。有的崩岗治理后开发为工业用地,有的发展为生态种养基地。洋坑村的种养大户陈世哲通过“猪沼果”的治理模式,让原本寸草不生的崩岗成为种养宝地,每年可为他带来数十万元收入,多余的沼气还免费供应给村里人,每年为全村节省近万元的燃料费用。
对我省林区群众而言,少砍树、不砍树也能致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得益于林下经济呈方兴未艾之势。
在三明市三元区,林农不砍树,种“草”也致富。因为效益好,吉口村林农郑德希今年又租了40多亩林子来种植草珊瑚。三元区楼源国有林场从2008年起,开始发展林下套种草珊瑚,到现在已种了3000多亩。草珊瑚进入丰产期后,每年可带来收入近百万元。
在政策引导下,永安的社会资本不断注入林下经济。去年,永安林下套种金线莲已接近1000亩,像天奇健金线莲生态实业有限公司这样的生产企业有10家,营销企业有20家,年产金线莲近2亿株,产值近4亿元,占永安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的2/3。
为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省林业厅编制《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和林下经济利用技术规程,落实3000万元林下经济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17个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建设。下一步,我省还将继续实施“千万林农增收千元工程”,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菜等林下种植业,林禽、林蜂、林蛙等林下养殖业,林下化学、生物质等非木质产品采集加工业和森林人家、森林景观利用等森林旅游业,对森林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开发,探索出一条条富民新路子。
(责任编辑: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