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扩大就业惠民生

2013年07月15日 09:14   来源:SRC-1968   

  图为在西藏举行的招聘会上,西藏高校毕业生在向北京市用人单位了解情况。记者 高加库 摄

  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首先要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改善民生,真心实意造福人民,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区就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就业工作呈现良好势头。2012年,我区实现了高校应届毕业生全就业、往届毕业生基本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动态消除了城镇零就业家庭。

  开发岗位 ——

  让更多人有事干有钱赚

  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加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滞后、劳动者就业观念有待转变等等,一个个摆在我区就业工作面前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而实在。广大劳动者谋一份工作,创一番业绩,使生活更加富足美好的就业愿望,真实更急切。

  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我区各级党委、政府把为群众办实事解忧患,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立足我区区情,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公开招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补贴的形式,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到区外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实行就业援助……有效地缓解了我区就业压力。

  毕业于西藏大学的德白,2011年通过基层公务员招录考试,成为萨嘎县基层乡镇干部中的一员。这位地道的拉萨姑娘感慨地说:“大学结业前,我一直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怕成为‘啃老族’的一员。多亏这几年自治区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积极开发就业岗位,使得像我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再发愁,能够自食其力。”

  我区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市场相对狭小。面对困难,自治区党委、政府迎难而上,取得援藏省(市)和中央骨干企业的大力支持,推出了“就业援藏”新举措。

  2012年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向对口援藏兄弟省(市)和中央企业发出了《关于恳请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治的函》。函件发出后,迅速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3月,就业援藏工作办公室成立并牵头拟订、印发了《2012年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区外就业工作方案》。

  此后,各省(市)招聘录用西藏高校毕业生工作陆续展开……

  “我们通过就业援藏工作,希望达到‘三赢’目标。首先是促进就业目标实现;其次突破输血式援藏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再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自治区人社厅党组书记边巴扎西说。

  2012年,自治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公职岗位1.47万个,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36%。积极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向企业兑现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励资金1278.4万元,向毕业生发放各类就业补贴247.12万元,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取得新进展。

  在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年龄大、技能差的就业困难群体。从2006年起,自治区实施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措施,着力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截至2011年底,我区各级政府先后出资分4批开发公益性岗位2万多个,安置公益性岗位15037个。并于2012年,在原有公益性岗位补贴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区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按我区现行最低工资标准的20%增加。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