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面,阳光和煦,漫步在钢城大地,但见蓝天白云之下,绿树成荫,花团锦簇,草木吐青……呼吸着清新空气的人们,一脸惬意。对西钢人来说,这样的图景不是梦幻般的遐想,而是真实的家园所在。绿色,已经成为西钢的一张崭新名片。
一
“为了还西宁市人民一片蓝天,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做。”西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显刚说。“作为省属大型企业,公司不但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要承担建设‘绿色西钢’、促进青海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任务!”。
做为国家首批千家节能行动企业和省政府重点节能降耗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一直是西钢能源管理及技术改造的核心。按照建设“三型企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自主创新型)的目标,西钢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强化能源基础管理、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及淘汰落后装备、深化能源循环利用水平为措施,坚持“创新改革、调整结构、提质降耗、节能减排”的经营方针,以超常规的理念、超常规的速度,于2004年率先在省属企业中启动大规模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为了保证节能技改措施及目标的有效实施,公司先后制定了“十一五”、“十二五”节能规划,对目标、任务、措施等通过规划进行逐年分解。
在过程管控实施的过程中,公司成立了水、电、气、炉窑、计量等五个专业管理稽查组,将原有的抓违章用能、指标考核转变为以抓合理用能、经济用能为突破口,重点抓工序间的科学合理用能,通过实时跟踪行业中同等或类似工艺装备先进指标及节能技术进行对标挖潜,查找原因,制定措施,持续改进。同时在全公司范围实施全员能源管理、岗位节能竞赛、岗位指标创新等管理举措,形成了人人要节能、人人会节能的良好氛围。
二
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技术新、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面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能的落后工艺和装备,西钢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淘汰更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提高装备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装备节能。“十一五”期间,西钢共投资6.3亿元用于节能技术改造,先后淘汰高能耗的小电炉5台,淘汰更新高能耗的电力变压器、空压机、电机等637台套,将5台高能耗的蒸汽锻锤改造为电液锤及快锻机。通过副产燃气综合利用,淘汰煤气发生炉18台,燃煤锅炉9台,将3台35吨的燃煤锅炉改为燃高炉煤气锅炉。同时,新建300吨节能环保型的燃气套筒石灰窑,淘汰了4座50立方米高污染、高能耗的燃煤石灰窑。此外,对高耗能的31台套加热炉及热处理炉采用先进高效的炉型、耐材及计算机控制技术、余热回收设施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效果均达到30%以上。新建、扩建水循环泵站5个、水处理系统2个,使公司水循环利用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
“十一五”期间,西钢实现节能量5.8万吨标煤,各项节能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任务。本着综合利用、过程控制、对标挖潜、节能增效的主导思想及吃干榨尽的管理理念,“十二五”期间,西钢进一步对现有装备及工艺结构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全力夯实节能基础管理,使节能管理工作向精细化、动态化、标准化、高效化延伸。2012年,吨钢综合能耗607kgce,较2011年同期下降5kgce,降幅0.82%;吨钢电耗763kWh,较2011年同期下降11kWh,降幅1.42%;吨钢耗新水3.13t,较2011年同期下降16.1%。2011年至2012年,累计实现节能3.24万吨标煤,完成“十二五”节能任务的54.36%。至“十二五”末,西钢将计划投入资金近5.5亿元用于实施高炉、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总排废水处理、集中洗浴、电网优化等节能技改项目,届时各工序、各站所消耗指标达到或接近行业先进水平,真正实现用能高效化、资源综合化、效益最大化,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厂区越来越美、绿地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是西钢职工群众的普遍感受。徜徉在波碧柳绿的钢城,溪边花丛蛙叫蝉鸣,脚下一条蜿蜒小径淹没于两旁的青青草丛,寻路前行,马路两旁绿树成荫,人们聚在树荫下纳凉,小孩子嬉闹着奔向远处,一个天蓝、气净、水清的绿色钢城正呈现在人们面前。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