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海东:轻工业发展的新高地

2013年08月15日 09:55   来源:青海日报   
    今年青洽会刚刚结束不久,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与乐都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年产1亿件(顶)民族服饰加工项目。这是今年青洽会期间,海东地区轻工业重点招商引资的8个项目中,第4个开工的项目。

    就在伊佳公司落户海东之际,义乌市青海商会的8位企业家也在海东考察。7月1日,义乌市青海商会会长王克录表示,已有10家在义乌发展的青海籍企业家初步决定,回家乡投资建厂,通过抱团发展,打造全产业链,在海东工业园区形成一个义乌轻工业产业园。

    四大优势明显

    “我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海东建厂主要是因为海东区位优势明显,劳动力相对充足。而且,乐都作为我省的文化大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伊佳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位于河湟谷地的海东地区在撤地建市后将成为我省的第二大城市。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推进,大量农民将转变为产业工人,需要产业支撑,增加就业,这恰好也满足了轻工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

    除了人力资源优势,海东发展轻工业还具有产业基础、资源和区位这三大优势。

    据海东地区经济和商务委员会主任韩兴斌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海东的化隆、循化等地就产生了一批牛羊肉加工、绒纺等轻工企业。目前,虽然全省轻重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为8∶92,但海东的比重为22∶78,轻工业占比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据统计,海东有轻工企业89家,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企业14家。已形成包括青稞酒酿造、农副产品加工等8个产业13个门类的轻工产业体系。2012年,海东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产值45.71亿元,同比增长118.68%,增速快于重工业。

    此外,海东地区充足的高原农牧业资源、广阔的黄河库区水域、浓郁的民族特色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海东是全省交通主干线最发达的地区,根据国家打造兰西经济区和我省“四区两带一线”的发展战略,海东将是兰西经济区的产业基地,全省科学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今年青洽会期间,海东地区轻工业项目招商效果显著。签订重点招商项目8项,总投资46.26亿元;框架协议项目11项,总投资24.3亿元,两项合计70.56亿元。

    产业转型和撤地建市的现实需要

    海东地区轻工业发展情况调研认为:发展特色轻工业是促进海东优势资源转化的主要渠道,也是同步推进海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坚定不移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末端招商,以市场换产业、以政策引投资"的工作思路,发挥投资对调结构的导向作用,加快轻工业发展。考虑到海西发展轻工业运距较远,西宁工业用地紧缺,海东将是我省发展轻工业的重点地区。

    今年5月,省商务厅、省经委和海东行署、海东工业园区等组成联合招商组,赴义乌等7省市开展轻工业项目招商。在短短20天时间中,引进材料包装等十余家轻工业企业来我省发展。我省在义乌等地从事轻工业和贸易的青海企业家也纷纷表示,愿意回乡创业。

    按照东部城市群差异化发展的理念,未来的乐都、平安、互助、民和、化隆、循化都有各自不同的定位,这其中,"生态""绿色""宜居"成为关键词。

    对此,乐都经济和商务局局长马元奎说,乐都将来是海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我们决不能再建设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而要从"产城融合"的角度出发,加快结构调整,瞄准自身特色和实际,引进有利于就业、增收的轻工业项目。这次伊佳公司落户乐都的七里店,就是考虑到这里将规划建设一个移民小区,企业的落户将为征地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创造条件。

    "随着海东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发展轻工业的机遇不断显现。要从谋划全局和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产业布局,把轻工业发展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坚持轻工业招商常态化,在招商中突出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分析在海东发展的可能性,发展轻工业的后续作用会持续释放。"在听取了海东地区轻工业招商的成果汇报后,海东地委书记于丛乐说。

    发展"高新轻优"产业

    "青海人口少,本地市场小,要想发展轻工业,必须形成产业链,降低原料物流成本,再以商招商,发挥规模效应,形成集散市场。"在海东工业园区实地考察后,义乌市青海商会会长王克录说,很多外商选择在义乌采购而不是去厂家订购,就是因为在义乌可以一次性采购到多种产品。青海应该借鉴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壮大的经验,逐步完善轻工业领域中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不断完善产业链。

    正是按照这一理念,义乌市青海商会首批来青海考察的企业多为围巾、民族毯、丝绒产品等纺织类生产企业。"青海过去就是丝绸之路南线中的要冲重镇,随着西部铁路、公路网线的完善,我们希望能再次振兴这条南丝绸之路。"王克录说。

    针对海东重点发展轻工业的决策部署,在海东工业园全力推进以"高、新、轻、优"为发展方向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海东市委、海东市政府、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园区"一区四园二个工业集中区"的定位更加明晰。

    就轻工产业来说,临空综合经济园重点发展富硒产业、生物制药,互助绿色产业园发展以青稞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乐都以蔬菜冷鲜储运为主,化隆突出民族服饰加工、冷水水产养殖,循化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旅游纪念品等。这其中,临空综合经济园、互助和乐都将是海东未来发展轻工业的重点地区。

    循化打造清真产业园的大胆构想

    海东是我省穆斯林群众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借助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用品展览会等平台,清真产业快速发展。从发展轻工业,壮大清真产业的角度出发,循化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规划建设"特色清真食品产业园"的大胆构想。

    韩兴斌介绍说,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0.5%。通过多次参加省内外的清真产业展会和论坛,穆斯林群众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商贸流通活跃,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如果能依托循化县突出的特色清真食品用品生产加工基础和民族文化优势,将循化县民族工业集中区提升为青海省清真产业园,以现有特色民族用品和清真食品加工等企业产品为起点,向上对接,向下延伸,推动多联产业横向拓展、纵向联合、集聚发展,循化清真产业园有可能建成全省乃至西北地区最具特色的清真产业园。

    目前,省商务厅、省经委正在研究扶持轻工业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作为我省发展轻工业的重点地区,海东也正在着手制定《海东地区加快轻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韩兴斌说,毋庸置疑,海东有发展轻工业的优势和潜力,但海东发展轻工业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在今年的青洽会上,省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合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东将抓住机遇,以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倒逼轻工业发展,在扩大规模和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在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含金量"上做文章,在不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轻优"产品,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让轻工业成为海东转型发展的巨大引擎。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