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产业之富蕴生态之美享均等之福
美丽乡村:澄迈发展新动力
小小咖啡豆,根植琼北厚厚的火山岩沃土,历经80载光阴,长成香飘世界的福山咖啡产业,迸发着澄迈乡村的力量;
映照过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身影,数百年来书香文脉不断——罗驿村,一个住着6000多位李氏村民的古村落,向世人展示着澄迈乡村的魅力;
穿越800多年的风雨飘摇,萦绕着姐妹情深、儒孝文化等诸多美妙故事,屹立于密林深处的美榔双塔,述说着澄迈乡村的传奇。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澄迈充分意识到乡村蕴藏的巨大能量,深入开掘乡村特色资源,将澄迈近5年来国内率先进行的生态现代化建设工作,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凝炼和集萃,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有机结合,绘就美丽澄迈新篇章。
美丽乡村辉映特色乡镇
6月的一个夜晚,在澄迈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海口咖啡师王娇不期然与世外桃源般的向阳小村美丽邂逅,低鸣的虫、飘香的果和淳厚的乡情,“让我找到了‘梦里老家’的感觉。”
这是澄迈今年开展“美丽乡村带”建设结出的第一枚硕果。
与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主广场以一片胶林相隔的向阳村,多数村民依托风情小镇从事与咖啡产业相关的工作,收入不菲,但村容村貌一直没有大的改善。
今年5月,澄迈县政府投入600多万元,对仅有68户居民的向阳村进行改造,按照“一户一品”的开发模式,鼓励村民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特色美食制作、家庭旅馆经营等项目。向阳村丰富了福山咖啡风情小镇旅游内容,据澄迈县旅游部门统计,在今年的端午小长假,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5%以上。
中国文化特征是农耕,千百年来沉淀出的文明符号、文化传承,都在传统村落中流转。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改善人居环境的战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部署,澄迈县提出,以发展“三农”,改善农村生产、生态和生活为抓手,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介绍,该县建设美丽乡村要做到“五个结合”,即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含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相结合,以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采取“多村统一规划,统筹联合创建”的方式,让澄迈的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的可经营的乡村旅游品牌,澄迈发展新的源动力。
科学全面的规划为澄迈美丽乡村建设迅速展开奠定了基础。去年以来,澄迈县投入8000多万元,完成163个行政村、867个自然村的规划、9个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规划修编工作。
今年,澄迈重点打造三条“美丽乡村”带,即“福(山)桥(头)带”、“永(发)美(亭)带”和“老城罗美(含沙吉村)带”,依托福山咖啡风情小镇4A级旅游景区、美榔双塔4A级旅游景区和罗驿村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建设,以景区打造发展高品位观光旅游业,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澄迈已投入3000多万元、中央拨款2000多万元,在三条“美丽乡村带”同步建设共计13个美丽乡村。
共建美丽乡村的群众路线
长期以来,澄迈遵循“用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思路,地方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去年,澄迈县实现农业增加值55.76亿元,增长7.0%,增速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165元,同比增长13.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5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8元。然而澄迈的乡村也面临国内大多数发展中乡村遇到的难题:生活垃圾大量产生;排污系统没有同步跟进。
澄迈县县长吉兆民表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让群众直接受益的重要工作。要把政府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意愿和群众参与的意愿结合起来,多做群众思想工作,多走群众路线。
连日来,海南日报记者在澄迈经常听到这样的观点:建设美丽乡村,政府做引导,村民是主体,只有调动起农村内生力,美丽乡村才能持久发展。
“明年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福山恋》,就是在我们村拍的。到时候,全国人民都能看到罗驿的美景了。”带领记者参观有近300年历史的李氏宗祠时,老城镇罗驿村村民李运达骄傲地告诉记者。
站在宽阔平整的村道上,隔着树影婆娑的罗驿村长寿文化广场遥望石狮威武、山墙庄严的李氏宗祠,会让人有种在景区的错觉。“县里规划在我们这建美丽乡村,村里开了多次村民大会,让6000多名村民达成一致意见,很不容易。但村民认可了,干劲也很大。现在全村36条村道,都很干净。”
记者从澄迈县文明大行动办公室了解到,该县投入900多万元,在所有自然村配保洁员、所有镇场配垃圾转运车,采取“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创新性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模式。
县里计划对罗驿村周边占地4000多亩的罗驿洋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以新型农业作为罗驿村建设美丽乡村的产业支撑点。澄迈县农业局局长邝道义说:“这项工作需要多部门联动,总投入将达2000多万元。尽管工作很庞杂,但我们有农户支持,每次县里有部门下乡,罗驿村都有人具体对接。改造工作有望在年内完成。”
企业也对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投注目光。老城镇谭才村在某高档小区建设中出让了大片土地,如何让乡村建设与房地产开发更好结合?在老城镇政府的引导下,小区投资商准备出资60万元对谭才村进行改造,凸显村庄商业价值,为小区进行社区服务配套,以期获得双赢。
共享均等服务的幸福家园
“就地城镇化”是澄迈县在创建“美丽乡村”中提出的新思路,这也为澄迈县于2008年即提出并已初成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8+2工程”提供了新舞台。“8+2”即着力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及以富民增收、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去年,澄迈县对民生“8+2”投入总计7.59亿元,今年计划投入10亿元以上。按照十二五期间规划,澄迈的“8+2”工程总投入将达70亿元。
在金江镇扬坤村委会美榔村,这里的美榔双塔是“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合国家、省及县配套资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美榔村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风水塘用石块砌边,村道换成了古朴的青石板,三叠泉更加清洁美观,“客人一天比一天多,现在几乎每天都会有20多辆车进村看姐妹塔。”村民陈德山满脸期待,“村里早就通了网络、安了刷卡机,要是能再筹集些资金,很快我们就能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了。”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澄迈县提出要以生态现代化的理念,完善农村环保设施,大力实施沼气循环利用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在新建住宅中采用节能、节水新工艺等。
民生幸福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的。澄迈的绿色崛起、永续发展,也将在美丽乡村获得无限动力。
短评:
精心打造乡村幸福家园
建设新农村,打造农民的幸福家园,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广大农村如何建设、改造,是当前摆在各地的一个重大课题。澄迈县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
依托咖啡文化,依托历史传承底蕴,依托城市发展实力,澄迈根据域内农村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并投入巨资进行改造,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为农村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澄迈的实践表明,农村改造关键要做到这几点:一是要舍得投入,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农村、农民;二是要科学规划,让新农村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要因地制宜,要寻找最适合自身的改造模式;四是要引导农民,让农民在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农村改造并不是多难的事,也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只要我们用心替农民着想,尽心为农民做事,就一定可以让农村的面貌变得更美丽。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