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紧抓美好乡村建设机遇 探索环境卫生治本之策

2013年07月15日 00:00   来源:安徽日报   

  污水流进处理池

  宽敞的柏油路穿村而过,路旁,一条清澈的小溪在静静地流淌;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记者日前走进青阳县蓉城镇百花村,见到的是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美好景致,与两年前的样子大相径庭。

  近年来,随着青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蓉城镇百花村生态旅游项目也在蓬勃兴起,生产生活的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到处乱扔,直接影响附近的青通河水质,也威胁到青阳县城备用水源安全。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问题和薄弱的基础设施,让该村成为当地有名的环境问题村。

  去年,百花村以环境整治为中心,配合基础设施建设,以期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彻底改变往日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优美生态。该村铺设污水管线达12公里,并在村庄旁边建设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5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20套,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19.8吨,全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6%。

  “污水管线接到每家农户,生活污水集中到处理池。村民的生活污水从此得到彻底治理,环境切切实实地得到改善。 ”蓉城镇干部葛沈高介绍说。此外,该村还结合青阳沼气“万池县”工程,对非规模畜禽养殖粪便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增建沼气池6座,畜禽粪便日处理能力达6.24吨,做到沼液和沼渣就近用于农业生产,畜禽养殖粪便处理和利用率达80%。百花村也成为真正“百花盛开”的好地方,村里新建的莲花峰生态园已被评为4星级旅游景区。

  百花村是青阳县加强农村污水处理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在总结百花村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在有条件的乡村陆续建设污水处理系统,让农村的生活污水,不再到处横流。

  垃圾天天有人扫

  青阳县陵阳镇地处“两山一湖”腹地。几年前,这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即使是收集起来的垃圾,也一直没办法处理,环境卫生整治困扰着乡村干部和生活在这里的村民。

  去年,陵阳镇探索建立“‘1+1+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即通过“一条龙收集、一站式处理、一体化运作”,力争实现农村垃圾集中、统一、规范和无害化处理,达到村镇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处理,彻底改变以往的脏乱差现象。

  “一条龙收集”就是村保洁员将垃圾清扫运至垃圾房,镇保洁公司运输车每天到各村垃圾房,将垃圾集中运送到镇垃圾焚烧站;“一站式处理”就是全镇所有生活垃圾,全部集中在垃圾焚烧站统一焚烧处理;“一体化运作”就是镇政府统一管理和协调,确保各村和镇保洁公司垃圾收运各个环节做到无缝对接。目前,全镇15个行政村,共聘用45名卫生保洁员,负责日常垃圾清扫、运送等工作。全镇共建成垃圾房21座,垃圾池416座,购置垃圾运输车3辆,人力运输车60辆,垃圾桶160个,日处理垃圾20吨,全面实现农村垃圾“村收集、镇运转、镇处理”。经过两年多的运转,村民们的卫生习惯有了很大改观,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习惯将生活垃圾集中丢在“垃圾屋”。

  陵阳镇的做法在青阳县得到了推广。目前,该县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都有清洁工,镇镇都有垃圾处理厂”。

  “清白”行动美化乡村

  今年4月16日,青阳县酉华乡的村边地头来了上百位青少年,他们手拿垃圾收集袋、夹子、水桶等工具,与村两委干部、村民群众一起对房前屋后、垃圾站点、道路两旁的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将散落的垃圾堆起来,抬上车拉到垃圾处理厂。这是该县今年启动的“清理白色垃圾,美化家园”行动的一个场景。

  青阳县在完善和推广陵阳镇“‘1+1+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建立起农村生活垃圾环境卫生“村收集、镇运转、镇处理”的处理机制后,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改变,但一些卫生死角及多年沉积下来的垃圾等等,依然缺少处理办法。

  为此,该县通过开展“清理白色垃圾,美化家园”行动,发动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用双手来清理卫生死角,作为“‘1+1+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重要补充。同时,“清白”行动倡导村民广泛参与,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青阳县多个部门联合开展了“提起竹篮子、拎起布袋子——源头清白美乡村”、“小手拉大手,清洁家园”等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在庙前镇华阳村、杜村乡河东村等地,向村民广泛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倡导村民从源头抵制和减少白色污染物,共同呵护美丽家园。该县共青团系统先后发动团员青年21次、520余人,走进乡镇街道、农村地头、学校、工业园区,开展“清白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环境卫生改善了,直接受益的村民也乐在其中。记者在杜村乡西河村村口看到村民自己写的大标语“美丽村庄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不仅提升了青阳这个皖南文化旅游核心区的对外形象,更提升当地群众的生活品质。”青阳县一些乡镇干部由衷地说。(徐建)

(责任编辑:王姣雁)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