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发现东晋纪年墓 石砖上刻有"永和九年"字样

2013年07月17日 08:16   来源:重庆晨报   

出土铭文砖拓片。

  这是一个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墓葬,墓内的随葬品已被盗扰破坏得所剩无几,但考古专家们还是在墓内找到数块烧制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墓砖。

  就是这几块墓砖,却让这个墓葬在近2000年后,成为被考古发掘出土的为数不多的纪年墓之一。

  墓主人是谁?他为何在墓内留下纪年文字?在永和九年又发生了哪些大事?昨天,巫山陈家包墓群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汪伟,为我们讲述了汉代六朝时期古人们在丧葬时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墓内为何有纪年砖?

  装饰墓壁并记录年代

  纪年墓砖所在的墓葬,墓室就像一个刀把形。在巫山陈家包墓群里,它只是发掘出土的34座墓葬之一,但却因为几块烧制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墓砖,而显得与众不同。

  墓群的发现,源于相关部门对滑坡地带的治理工作,施工中露出冰山一角的墓葬群,让这个普通小山坡,带上几分神秘色彩。

  汪伟说,在为期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中,考古队员们在这个小山坡坡顶附近的近2000平米范围中,发现了从战国一直绵延到六朝时期的34座古墓葬。为了方便记录,队员们将这座刀把形的墓葬定名为M3号墓。

  墓主人为何要留下这么几块有着明确纪年的汉砖呢?汪伟说,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这个墓室内应该被墓主人的家人们修葺得非常精致,而带文字的墓砖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此外,这些纪年墓砖,也指明了这个墓葬的修建年代。汪伟说,有了这几块墓砖,考古专家们就可以明确知道墓葬建于“永和九年”,而不再把墓葬的年代定性为广泛的汉代至六朝时期。

  墓主人是谁?

  墓主人属中下层阶级

  这些纪年墓砖是谁烧制的呢?汪伟说,从数年来对汉至六朝时期墓葬的考古发掘推断,不排除在汉代六朝,已有专门为丧葬服务的作坊。

  “也就是说,这些汉砖,是从专门的烧制作坊里面批量买回的。”汪伟说,除了汉砖外,就连汉至六朝古人们放入墓葬之中的随葬陶器,也有可能是专门制作随葬陶器的作坊烧制而成。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大部分随葬陶器的质量确实“不敢恭维”。“很多随葬陶器与当时人们生活中使用陶器的质量完全不同。这些陶俑在生活中使用得很少,一般只出现在墓葬之中,而且形态各异,不可能是当时每家每户都能掌握的手艺。”汪伟说。

  “我们只能通过墓葬大小形制来判断,墓主人属于中下层阶级,但具体到名字,除非发现更多的文字记录。”汪伟说,但在这个M3号墓内,已属不可能。

  永和九年发生了哪些事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都发生了哪些有史可查的大事呢?汪伟说,王羲之当年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写下了书法史上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

  汪伟说,“兰亭”在绍兴城南,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月3日,王羲之和友人———包括战乱南渡江左的一代名士谢安、孙绰,还有自己的儿子徽之、凝之,一起为春天的来临“修禊”。四十一个文人,饮酒咏唱,最后决定把这一天即兴的作品收录成《兰亭集》,最后,由带着醉意的王羲之写一篇“序”,叙述当天的情景。

  这篇有涂改、有修正的“草稿”,就是书法史上“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

  近年来,巫山城周围陆续发现了万余座汉墓以及城墙,直接证明了巫山在六朝之前的汉代就已经很繁荣。汪伟说,汉代时,盐、金属等资源由国家直接控制,而位于巫山的大宁河上游有丰富的盐资源和矿资源,古人在开采后经过宁河栈道运输到“中转站”巫山,然后从巫山经长江再运往四面八方。

  2006年,考古专家们就在巫山古城北门坡发掘点找到了汉代时期的夯土城墙,证实了2000多年前的巫山就有一座较大规模的城市,并且是汉代一个重要的经济、商业、交通命脉“中转站”。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