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高峰,轻轨两路口站人流涌动。特约摄影 谢智强
读者来电
记者同志:
我家住在渝中区石油路附近。每天上班,我都是早上7点半从家里出发,10分钟后到1号线石油路站,在两路口换乘3号线,8点20分抵达嘉州路站,走到单位还不到8点半。也就是说,从石油路到嘉州路,只需要30分钟。但上周三,令我吃惊的是,我第一次在石油路这个非换乘“小站”,没有挤上车!
5分钟之后,第二班地铁进站,我差点又挤不上去。因害怕迟到,只得硬着头皮往车厢里挤,眼看门就要关上,而我的包还在门外。这时,不知哪位乘客,伸出手把我往车里拽了一把,车门才顺利关上了。但就因为这几分钟的耽搁,我上班迟到了。
我感到,轨道交通一天比一天挤了,今后,会不会经常在高峰时间出现挤不上车的情况呢?
记者体验
7月15日早上7点半,记者到达轨道交通3号线牛角沱站。这时,上行扶梯已经比较拥挤;站台上,往江北方向候车的乘客已经排起了长队,因为站台比较窄,排在队伍后面的人挤作一团。
尽管记者刚刚抵达站台时就有一班轻轨列车驶出,但候车的队伍依然“庞大”。
大约4分钟以后,第二班车进站,车里满是乘客,下车的人很少,上车的人多,排在队伍末尾的记者未能挤上。7点38分,第二班车抵达,记者仍未能挤上车,直到7点43分,第三班轻轨到站,记者才随着人潮拥进了车厢。车厢里早就没了把手的地方,站立的乘客都是“前胸贴后背”。担心随车速度变化重心不稳摔倒在别人身上,记者只能“抓紧了脚趾头”。
当天早上8时10分,本报另一位记者到达轨道交通1号线石油路站。在玻璃门前,包括记者在内,共有6名乘客排队等候。8时11分,地铁列车驶入站台,记者看到,车厢内已经挤满了乘客。门开了,无人下车,排在队伍末端的记者挤进车厢,车门关闭之时,记者不得不收腹,再把随身背包往里挤了挤,车门才顺利关上了。
8时20分,列车抵达两路口换乘站。几乎半数乘客都下了车,准备换乘轻轨3号线。
这时,直接换乘的通道已经关闭,记者随着人潮缓行至上层站厅。8时22分,前方队伍停止了移动,原来,工作人员关闭了下行通道。“硬是比火车站还挤哟!”身后两名拖旅行箱的乘客有些着急了。人群里,不少赶时间的乘客伸长脖子探望。此时,两名工作人员拿着扩音喇叭,语气焦急地喊:“现在暂时限行,大家千万不要往前挤!当心发生踩踏事故!”
8时25分,工作人员开始放行,记者随着人潮前往轻轨3号线站台。又等了两班列车,终于,在8时40分成功挤上车。
记者注意到,此时,从南坪经两路口驶往江北的轻轨发车频率已接近每3分钟一班,即一班列车出站,站台马上提示,下一班列车即将进站。
有关部门回应
“7月15日的周一早高峰,由于客流较平时猛增,轨道交通1、3号线换乘两路口站限流。”1号线大坪中心站站长徐春霞介绍,这是该站自去年9月30日以后,首次在站台限流。
“由于暑运,八一、向阳隧道施工改造等因素叠加,致使这个周一早高峰特别拥挤。”徐春霞说,当日早高峰大约从7时40分开始,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南坪方向驶来的3号线轻轨列车在抵达两路口站台后,下车的乘客比过去少很多,“一般情况下,一列6辆编组的列车最大客运量1342人,在两路口站大约有三四百人下车换乘,但本周一早高峰,只有一两百人下车”。
对此,站台采取了限行措施,以缓解站台拥挤——关闭1号线至3号线的换乘通道,让乘客先到更开阔的上层站厅排队等候,待3号线站台腾出了一定空间,再依次放行乘客。
将来,轨道交通会不会越来越挤?轨道集团运管中心经理薛胜超认为,随着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市民乘车更加方便,客运总量肯定会增加,但采取诸多缓和措施之后,轨道交通高峰期间拥挤情况将有所改善。
薛胜超说,目前,我市轨道交通全天运能可达500万人次,现今日均客流量在115万人次左右,但早晚高峰时段尖峰流量的增速却超过了预期,已达到了2020年的水平。
如何应对?现在的做法主要是缩短发车间隔,例如3号线已由开通之初的8分钟缩短为现在的高峰时期3分20秒。年内,轨道交通3号线有望增加6列车上线,让四公里—龙头寺段发车间隔缩短到3分钟,这意味着3号线高峰时期的运载量可提高15%左右。目前,3号线6辆编组列车提升为8辆的前期调查和准备工作已经展开。
同时,在主要客流区段增开备用列车;调整列车运行区段,加快列车周转,均衡客流;成立“应急机动组”,在集中大客流出现的时段,及时调派工作人员,确保乘客安全。此外,年内还将启动观音桥站台扩建,并优化两路口和牛角沱两个换乘站的客流行走路线。随着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的全面启动,2至3年后,新建成的路线也会起到分流作用。
“诸多缓解措施当中,见效最快的是缩短发车间隔。”薛胜超说,3号线的设计最短发车间隔是2分钟,这也说明,拥挤问题的改善空间还很大。
记者手记>>>
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图的就是舒适、快捷、准时,市民不愿看到我们的轻轨、地铁因挤而“堵”。所以,缓解轨道交通拥挤状况,也是城市保畅通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市轨道交通早晚高峰时段尖峰流量的增速超过预期,已达到2020年的水平——这是让人又惊又喜又忧的数据,让仍处在当下的轨道交通倍感压力。如何应对?这需要多个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合理前瞻规划,并在眼下采取更多的解决办法。记者 颜若雯 见习记者 杨铌紫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