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武汉市场花露水标农药登记证号 农业部门回应

2013年07月19日 13:17   来源:长江日报   付莎 肖涟 余俊雅

  在各大超市销售的驱蚊花露水,均含有驱蚊酯、避蚊胺等农药成分,且产品上已标明,同时标有农药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号 见习记者胡冬冬 摄

  驱蚊花露水标“农药登记证号”

  专家:纳入农药管理属卫生用药,正常使用对人体无害 没有农药号不合格  

  18日,家住汉口的张女士在超市购买驱蚊花露水时,发现市场上诸多驱蚊水、蚊香片都标明“农药正式登记证号”和“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她感到十分困惑,“花露水是农药吗?对身体会不会有伤害?”

  多数驱蚊产品

  标有农药登记生产号

  昨日,记者在多家大型超市驱蚊产品专区发现,隆力奇、百雀羚、六神等品牌的普通祛痱止痒功能花露水,外包装上标明的都是卫妆准字号,但具驱蚊功效的花露水包装上不仅标有卫妆准字号,还另外多标明“农药正式登记号”和“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

  除驱蚊水外,各大品牌蚊香片、蚊香液等产品包装上也都标有“农药正式登记号”和“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并且标注“对鱼类、蜂和蚕毒性高”、“微毒”等字样。

  在家乐福光谷店等多家超市,记者咨询营业员这些驱蚊产品标注有农药生产号,是否代表其产品就属于农药?均答复“平时没有关注产品说明,不太清楚这些标准是什么意思”。

  部分植物精油驱蚊产品

  无标准

  记者在武昌光谷、汉口香港路等超市和母婴用品店发现,其店内售卖的数款驱蚊产品,如驱蚊圈、驱蚊贴等,外包装上不但没有标明卫妆准字,也无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

  这些驱蚊圈、驱蚊贴上多写着产品含有植物精油,主要成分为香茅、柠檬、柚子、炔丙菊酯等,特别标明对儿童无毒、无刺激。然而家住鲁巷的吴先生却称:“这些根本没有用,女儿每天仍然被咬不少包。”

  市中医院儿科负责人介绍,不应该夸大植物精油的驱蚊作用,所有驱蚊产品多少含有微量毒性成分,对成人无害,但容易引起儿童过敏,特别是一些含有柠檬精油、柚子精油等成分的产品,更容易让儿童产生过敏。

  农业部门:

  不标农药两证,产品不合格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解释,根据国家规定,只要产品有预防、消灭或控制蚊、蝇功效,就应该划归农药产品管理范畴,市场上售卖的所有驱蚊类花露水都属于这一范畴,其生产必须经过农业部批准,并且必须在包装上标明“农药正式登记号”和“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

  该负责人称,没有农药登记号的驱蚊产品反而是不合格产品,没有经过相关检验。

  驱蚊产品属农药范畴,是否对人体有害?华中师范大学农药学博导丁明武教授表示,将花露水纳入农药管理,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农药,而是具有蚊虫驱避功效的卫生用药。驱蚊花露水还要执行卫妆准字标准,这项标准比农药生产标准更为严格,驱蚊花露水要同时符合这两项标准,消费者正常使用对人体没有危害。

(责任编辑:邓一)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