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23日讯 河南日报报道:夏粮“十连增”后,中原大地再创辉煌!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今年我省夏粮总产量再创新高,达647.04亿斤,成功实现“十一连增”, 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位。
碧水润沃野,中原粮满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金色的丰收画卷背后,水利保驾护航的作用不可或缺。水利,筑起了中原大地仓廪充盈的坚固基石。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农田水利设施近年持续完善,为抗御水旱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支撑了我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王小平说。
“小农水”做出大文章
“一亩地水费俺村最高收过80元,现在只要30元!”对比今昔灌溉用水情况,信阳市平桥区李咀村村民刘世权说。水费下降、灌溉效率提高、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小农水”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受到了实惠。
自2009年财政部、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来,我省134个县(市、区)按要求编制了《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并经过了县人大或政府批复,省水利厅汇总编制了《河南省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为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的编制和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四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全省新增灌溉面积345.3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5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51.2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8.8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347.7万亩,新增节水能力2.8亿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万吨。
驻马店正阳县的王勿桥乡黄庄村地处偏僻,以前是沟不通,路不连,雨天满地水,旱天咧着嘴,旱涝都不收,小麦亩产常年就是四五百斤。实施小农水项目后,黄庄村新增灌溉面积0.8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78万亩,昔日的坑洼地现在变成了高产田。村民谢殿民激动地说:“我种了大半辈子地从来没打过这么多粮食,没有水哪有这样的好收成。”
2009年以来我省列入国家粮食核心区的95个产粮大县中,已有77个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覆盖率达到81%。通过小农水工程建设,各项目区初步实现了基本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打通“最后一公里”
“种庄稼有句话,叫‘涝了剩一半,旱了不见面’。现在农田水利条件越来越好,没有这一点,我们这些种粮户不可能、也不敢放开手脚多种粮,种好粮。”50岁的柳学友是息县彭店乡农民,目前流转经营土地3000多亩。
长期以来,我省在大江大湖大水库等流域性治理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作为农业发展根基的农田水利建设,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事实上,田间沟渠等小型水利设施对农业丰产丰收的直接影响最大。灌溉水源如果不能顺利走完“最后一公里”,流进田间地头,再多的水源也是一潭死水。
打通“最后一公里”,资金投入是关键。为破解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多头管理、投入不足的问题,2011年9月,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联合出台了《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制定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具体实施意见;同时开封、洛阳、平顶山、濮阳、商丘等市也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具体的计提办法,2011年全省共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9.6亿元;2012年计提13.8亿元。
2011年9月,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项目资金整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年度整合涉水资金77.25亿元,有效地解决了全省1367万亩麦田因缺乏灌溉水源、灌溉设施损坏和不配套等原因造成灌溉面积衰减的问题。
夯实农业“水利根基”
从“看天望收”到“连年丰产”,我省粮食生产的根本变化,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生产的综合保障能力大大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工程防洪减灾效益达200多亿元,抗旱灌溉3亿多亩次,有效减轻了洪涝干旱造成的灾害损失。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与解放初期相比增长了12倍,已达762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田6077万亩,占全国的1/5;节水灌溉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步,短短十余年间,已累计发展2049.69万亩;全省91%以上低洼易涝和87%以上盐碱地得到了不同程度治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已经初步形成除涝与灌溉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工程体系。
目前,全省万亩以上的灌区255处,有效灌溉面积2685万亩;建成并初步发挥效益的引黄灌区27处,年平均引水量约21亿立方米;小型塘堰不计其数,田间工程则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农田灌溉面积。
“新形势下,河南将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王小平说,“十二五”末,我省将改造中低产田12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力争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50万亩。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