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祁连文化产业风生水起

2013年08月01日 08:41   来源:青海新闻网   刘剑峰 刘学安

  近年来,祁连县在文化发展中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加强项目的申报与规划,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确保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该县投资力度与发展速度齐头并进,投资40万元的八宝、阿柔、扎麻什、央隆四乡镇文化站装备陆续到位。投资24万元的2个硅PU篮球场资金已全部到位。完成清理整顿非法卫星接收设施置换前期工作,登记录入有线电视置换1200户,户户通直播卫星设备3300户,村村通直播卫星1200户,完成1100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投资100万元更换了广播电视转播台设备,建成投入使用了虚拟演播室。投资1034万元的文体活动中心将于8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在市场化运作规范发展方面,成立了文化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和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2012—2018文化体育影视业发展规划,确定了6大类21项文化体育影视类产业的申报开发项目。目前全县注册成立文化企业7家,销售门店、网吧、打字复印30家,产业销售额预计达300万元。

  这个县大型文化活动助推经济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最美丽草原—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节。广场文化周活动极大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祁连文化发展内涵,提高了“天境祁连·东方瑞士”知名度,为文化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该县规划编制了3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图书楼、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抢救、祁连县民族体育场、祁连县数字影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了翠光宝玉石文化产业项目,完成了文化影视会展中心、峨堡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的地勘、图纸设计和可研,文化影视会展中心待地埋设施移除后即可实施,峨堡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将于近期准备开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再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再调查及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式进入全面调查和普查阶段。(祁连山报)

(责任编辑:石兰)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