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江:连云贵湘粤达港澳东盟 合作多赢的"大通道"

2013年08月07日 06:41   来源:广西日报   

  合作多赢的“大通道”

  ——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国家战略系列报道之三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覃世默 通讯员 王秋霞 罗 敏

  “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今年的贺岁微博中,精妙道出了西江的深刻内涵——它不仅仅是横贯东西的自然水系,更是一条合作多赢的水路“大通道”。

  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

  7月28日,梧州市龙湖镇塘源村与广东封开县界首村交界处的大园桥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进行岸上工程的施工,争取年底建好,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建设开通通道。

  该区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缩影,它以广西梧州、广东肇庆两市交界为轴心,沿西江两岸各划50平方公里土地,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科技创新、综合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整治等11个领域的合作。今年5月,试验区首期10平方公里已启动。

  在试验区梧州北岸先行区,记者看到一大片的低丘缓坡地带被开挖成一片广袤的工业用地。这里已经有3家企业入园,成为先行区的首批先行先试的重点产业发展企业。与此同时,松脂生态特色产业园、神冠食品医药生物产业园、万秀茶花生态园项目已开工建设。

  “我们从规划先行出发,利用南岸的起步区和北岸的先行区‘双区’带动,促进试验区各项工作先行先试。”梧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吴正全说。

  作为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中的“一横”,西江沿线7地市集聚了广西60%以上的工业经济总量。同时,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左手挽起云贵湘、右手拉紧粤港澳,高奏区域发展曲!

  2012年12月,在海南召开的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更是提出,滇黔桂粤港澳要加强沟通合作,联合争取国家发改委牵头在国家层面组织编制《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共同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立珠江-西江流域协调发展机制,并得到了有效推进。

  “云南、贵州每年通过百色港中转的货物超过300万吨,其中磷酸类产品、硫磺等低烈度危化品超过100万吨。这是一条多赢的水路‘大通道’,我们沿江各省区都想把它开发好,建设好。”采访中,云南、贵州两省的交通部门均一致表示。

  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核心省区,广西更是一直积极联合沿江的广东、云南、贵州以及湖南等相邻省份,合力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建设。2009年以来,广西对西江黄金水道累计完成投资160.9亿元,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国家战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