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内,本市将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模式,不再以家庭人均收入的多少作为救助的基本标准,而是以支出决定今后救助的内容。同时,按需求设定不同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准入条件,建立“津贴+服务”的综合救助模式。
近日发布的《首都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纲要(2013-2015)》提出,制定低收入群众收入倍增计划,适当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和项目,并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模式。对此,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支出型”是改变“收入型”救助的重要一点,即以支出来决定今后救助的内容,“以后的救助将是综合的,可能集合来自民政低保、医疗救助等各方面的救助,集中实施救助,所以建立就业、保险、救助、慈善的联动机制指的就是把钱和服务连在一起”。
所谓“支出型”是对应“收入型”而言,以前的救助或者是低保,是以家庭人均收入的多少作为基本标准,而这往往存在问题。在同等收入的困难家庭中,如果一家人中有人患有疾病甚至重大疾病,这就是困中之困;有的困难家庭,家庭成员身体都很好,甚至可以在外面挣钱,而这部分收入却没有纳入到可控范围里。
李红兵表示,现在发展型的救助更多是给低收入群众生活的能力,这和收入倍增计划连在一起,而不是简单拿钱的倍增,这其中也将继续推行家庭经济状况联动核对机制。 (记者兰洁)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