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名牌空酒瓶价格或上千 空瓶回收成隐形产业链

2013年08月15日 16:25   来源:新民网   

  名酒空瓶回收已形成一道隐形产业链空瓶多流入假酒制造商手中利润骇人

  “专业回收高档洋酒瓶,当面看货,广州地区可打电话预约上门回收。”中秋佳节临近,一些“出高价”专业回收高档酒瓶的信息频频现身网络。高档酒瓶为何能卖出百元高价?记者调查得知:这些身价不菲的酒瓶多流入假酒制造商手中。回收旧酒瓶——灌装假酒——以假乱真卖出高价,假酒制造业已经有了一条完整的隐形产业链。

  回收名酒瓶包装最关键

  “高价回收高端洋酒酒瓶,白酒年份酒瓶、贵州茅台酒瓶等。现场看货,价格面议。”通过搜索,记者看到了十几个专做高档酒瓶回收生意的网页。通过网页上的电话指引,记者先后通过电话和四位老板“谈了生意”。

  回收商:

  名牌空酒瓶价格或上千

  “酒吧比较常见的那种芝华士,瓶子5元一个,量多的话价格稍微加一点。至于拉菲,瓶子要看年份,如果包装完好,一个瓶子价格在800元左右。”一位接电话的王姓老板告诉记者。

  由于记者自称是酒吧老板,手中有大量空瓶出售,王老板因此对记者十分热情,叮嘱记者有名酒瓶子一定要留货给他。另一名杨老板则主要做国产白酒瓶的生意。“茅台酒飞天系列的,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茅台15年的瓶子肯定价值上千元了。”

  一圈生意谈下来,记者发现,名酒空瓶包装是否完整也对价格起着决定作用。“包装越完整越贵,这是行情,所以要当面验货。”王老板说。

  酒吧:

  卖瓶是行规有人上门收

  回收业的老板都强调“现场看货”,那么他们主要的货源是哪里来的呢?一位赵老板告诉记者,“沿江路那一带,一般都找我收货,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很少找外人收货。”

  随后,记者装成“收货商”,拨通了沿江路、长堤大马路上几家酒吧的电话。“我们家的酒瓶有固定渠道,一般不外卖。都是老板的朋友每个月定期回收的。”一家“温×”酒吧的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告诉记者。“喝过的酒瓶肯定是要卖出去的啦,有专门的回收人员。”一家“×雅”酒吧的人员说。

  旧酒瓶是不是白酒厂家回收了呢?随后,记者拨打了国内几家高端白酒的客户服务电话,得到的答复几乎一样:酒瓶不回收使用。“我们从来不回收旧酒瓶的,使用旧酒瓶不符合国家和企业的安全标准。”贵州一家知名白酒厂家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利润50元瓶+40元酒

  惊人假冒名酒卖上千

  “其实很多知名酒瓶都流入到了造假酒人的手中。”业内人士一语道破玄机。

  假冒酒瓶技术难度高

  原来,随着正规厂家在酒瓶、外包装上设置了越来越多的防伪印记,制造假冒的名牌酒瓶已经成为“技术难题”。“现在酒好作假,瓶子反而不好作假,因为假瓶子做工很差,一眼就看出来了,但‘高仿酒’的口感,一般人是喝不出来的。”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无独有偶,今年6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也曝光了用旧茅台飞天酒瓶制造假酒的内幕。

  据央视报道,贵阳执法人员在郊区的某生产窝点,查获了多种回收的名酒酒瓶和包装盒,其中包括茅台酒,还有塑料包装纸、防伪标签。据查实,由于瓶子的仿造难度较高,酒店在开酒时故意不损坏酒盒和外包装。这些名酒的酒瓶子被以50元一公斤的批发价卖给假冒名酒作坊,小作坊再将40元一公斤的劣质散装白酒灌装到真酒瓶内。据悉,这些假酒再以100~300元的低价卖给批发商,几经转手后,最后流入消费者手中时,卖到了1300元天价。

  记者从省质监局了解到,今年7月份,惠州市打假办在接群众举报后,曾破获一宗货值550万元的制售假案。而该案犯罪嫌疑人正是长期从潮州、烟台、成都、温州等地购买假酒酒瓶,在惠州分装贴标,假冒“茅台”、“五粮液”、“浏阳河”、“诸葛酿”、“金装华夏”等知名品牌酒销往珠三角地区。涉案价值共约550多万元。

  回收空瓶不违规难禁止

  “违法者依靠购买设备,自行仿照品牌酒的标识、包装盒等,再从一些知名酒企所在地甚至外地的酒类生产厂购买废旧的酒瓶,最后‘组合拼装’而成。”省质监局相关人员表示,一些生产假酒的作坊暗藏在城乡结合部的仓库或出租屋中,市场上有些贵价酒、“特供酒”,其成本与普通白酒无异,有时只需几十元。

  就酒瓶回收问题,记者咨询了质量监督部门和相关律师,得到的说法基本一致:“国家对于酒瓶回收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执法部门也无法进行处罚。”

  “一些消费者可能明知道酒瓶会被拿回去生产假酒,却图一时利益将瓶子卖给商贩,殊不知这样反而增加了自己再次喝到假酒的几率,其实是变相侵害了自己的权益。”贵州一家白酒生产企业的客服人员对记者表示,每个消费者喝完高档酒以后,应该及时撕毁商标、包装盒以及防伪标签,或者收藏、毁坏瓶身。

  消费提醒

  若想不被假酒坑

  认准流通随附单

  消费者在购买时怎样鉴别酒类的真伪?业内人士提醒,认准《酒类流通随附单》。按相关规定,《酒类流通随附单》附于酒类流通的全过程,单随货走,单货相符,以实现酒类商品自出厂到销售终端全过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

  相关部门还表示,市场上不会流通所谓“专供”、“特供”商品,如果出现则为假冒伪劣商品。广州酒类行业协会也表示,市面上出现的“专供”、“特供”酒都是假货,市民若发现可向12315或行业协会举报。

  另外,不要盲目轻信“特供”酒,而且白酒产品并非“越陈越香”。低度白酒在存放一段时间后(通常指一年或更久)出现的酯类物质水解,会导致口味寡淡,因此,在购买低度白酒时,最好应选择两年以内的白酒产品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