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炊烟升起新憧憬—忠玉乡受灾群众安置点见闻

2013年08月19日 00:00   来源:西藏日报   

  本报记者 何静

  夕阳西下,嘉黎县忠玉乡政府旁的1号受灾群众安置点炊烟袅袅。住在安置点的部分受灾群众劳作了一天陆续回到帐篷,留守在帐篷里的老人正忙着煮饭切菜;临时便民警务站的民警边检查安置点用火安全,边帮助受灾群众安装太阳能照明设备;嘉黎县忠玉乡救灾指挥部卫生医疗组的工作人员在巡诊发放药品,群众安抚组的工作人员正在向群众分发大米、糌粑等救灾物资……一切灾后安置工作按部就班地在灾区有序进行。

  7月26日,已是忠玉乡上尼屋“7·5”冰湖溃堤导致洪灾后第21天。从嘉黎县忠玉乡抢险救灾现场指挥部得到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已分别在乡政府所在地、13村嘎尖寺后山安全地带建立了2个临时安置点,共搭建帐篷80顶,安置群众64户274人,灾区无房户基本得到了有效安置。

  走进乡政府旁的1号受灾群众安置点,铁皮炉子上的高压锅里米饭冒着热气,香喷喷的饭菜味从一个个帐篷里传出来。走进73岁的9村村民吾塔家的帐篷,桌子上摆好了刚出锅的猪肉烧白菜、南瓜炒肉片、素炒土豆丝和白米饭。吾塔介绍说,在撤离灾区的途中,老人小孩走不动,工作队员就背着走。到达安置点后,工作人员给我们搭建好了帐篷,还配置了钢架床、锅碗瓢盆等生活设施,挨家挨户发放大米、糌粑等食物,生活保障没有问题。

  傍晚时分,嘉黎县忠玉乡救灾指挥部接通了13村嘎尖寺后山安全地带2号安置点的海事卫星电话。12村受灾群众桑吉多吉在电话中介绍说,家里的房屋瞬间被洪水夷为平地,牛羊也被滔滔大水卷走。幸运的是党和政府及时派来了救援工作队,第一时间给农牧民群众带来了吃的喝的。家里4口人平安转移,已经住上了帐篷,每天都有政府工作人员徒步送来救灾生活物资发给受灾群众。灾区的孩子已经在临时帐篷复课了。

  晚上9时许,记者再次走进1号安置点,碰到了正在巡逻的临时便民警务站民警。据了解,洪灾发生后,嘉黎县公安局高度重视,并指派多个民警在安置点成立临时便民警务站,24小时轮流值守在每个安置点,每天晚上他们都在帐篷间来回巡查。“每一次巡逻是15分钟,我们分两组,第一组巡逻完后,第二组继续巡逻。”临时便民警务站民警扎西说。

  天色已晚,一盏盏明灯在帐篷里亮了起来,部分群众利用太阳能蓄电池看起了电视节目。灾区群众达瓦告诉记者,安置点生活设施比较齐备,救灾指挥部给每个帐篷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基本可以满足大家的生活用电,家里人晚上还可以看会儿电视,在放松的同时了解外面的世界。

  夜渐深,安置点里也渐渐安静下来。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着受灾群众的心,互帮互助搞重建、参加技术培训等话题激发了受灾群众建设美好新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