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民族联校的退休教师那仁才其格这两年生活得很有规律,每天早上7点到巴音河畔的民族文化活动中心舞太极,然后回家吃早饭,晚7点半再到这里和她的几个朋友一起跳锅庄舞。“有了这个文化活动场所真方便,5分钟就走到了。”那仁才其格说。
文化要惠民便民,硬件的投入必不可少。最近几年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最大的时期,建成了海西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海西州体育中心、德令哈游泳馆、海西州室内网球馆、海西海淀图书馆、格尔木市体育馆等一批重点文化活动设施。去年8月,柴达木盆地柏树山森林地质公园暨德都蒙古文化产业园破土动工,这是我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工程总投资20.3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千年古柏园、祁连圣境祈福区、天门驿站露营区三大组团自然景观和山外旅游综合服务区、七彩草原文化景观带、滨水养生度假区和德都蒙古风情体验区四大组团人文景观区域,规划面积217.7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设工程赛马场已于近日竣工,将迎接青海省第五届民运会的到来。据了解,除了这些“新地标”,这几年海西先后投入6亿多元,全面实施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工程,建设33个乡镇文化站,实施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71个,新建村级文体广场6个,农(牧)家书屋和村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别达到306个和306套,实现全覆盖,并且全州每个行政村达到了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任务;全州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7.65%、97.55%。
文化服务设施愈加便利,城乡群众与文化的距离就愈发拉近,也就能愈发真切地体会到文化的滋润,真正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角。
近年来,海西州群众文化活动异常丰富,各族各界以群众文化为载体,弘扬主旋律,讴歌新风尚,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让人们在参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净化。
一年一度的“柴达木之夏”广场文艺演出在海西最美的季节举行,2003年开始由海西州委宣传部、州文体广电局联合全州八个地区举办,这是八百里瀚海刮起的一场文化之风,播撒着文明,传递着和谐,滋润着人心,已成为海西各族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台台精彩纷呈的晚会、一个个激情洋溢的文艺节目,犹如绵绵细雨浸润着柴达木人的心田,净化着柴达木人的心灵。如今这一广场文艺演出活动规模、组织形式、运作手段、节目质量逐步迈上新台阶,逐年焕发新光彩,展现了海西各行各业干部员工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海西人民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美好情感。
“百姓舞台”是海西州结合我国“文化遗产日”推出的又一个群众性文化活动。由老百姓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政府提供无偿服务。2008年开始,这一活动以“蒙古族音乐版”、“藏族音乐版”、“青海花儿版”等模式走进农村牧区,为老百姓搭起了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崭新平台。 据了解,海西州通过广泛开展"百姓舞台"、百名艺术家海西行、书画大赛、歌咏比赛、民族歌舞专场文艺演出、广场锅庄舞、安代舞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全力构建以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市、县、行委文化馆为枢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四级文化网络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成功推出了昆仑山交响音乐会、柴达木民族文化艺术节、"那达慕"大会、吐谷浑文化旅游艺术节、"金子海"民间民族文化艺术节、"孟赫嘎啦"文化节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与此同时,文化艺术创作走向大繁荣,先后推出《请到柴达木来做客》、《金色的世界》、《美丽的家园》等原创歌曲,《三江同源看青海》、《盛世古韵》、《昆仑神话》、《天边的牧歌》等一批富有海西文化元素的舞台剧目相继上演,电影《情人湖》在国内知名媒体播映,30集电视连续剧《柴达木之恋》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红柳》、《百年祈祷》等一批反映柴达木人感人事迹的文学书籍出版发行。这些民族地域特色浓郁、艺术水准较高的文艺精品,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海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柴达木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极大地提高了海西的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有力地提升了海西的文化层次和品味。
民族体育运动伴随群众文化活动也迈出新的步伐。先后成功举办了玉珠峰国际登山大会、"激情穿越柴达木"徒步探险、全国热气球精英赛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体育品牌活动。民族运动会、职工运动会、万人环城赛、高原地区铁人三项赛、"激情穿越柴达木"汽车摩托车集结赛、中学生运动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州蓬勃开展,大大促进了全州体育运动的发展。从2008年至今,海西州业余体校共向上级部门输送优秀运动员180余人,其中1人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十六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步枪射击团体第3名,为全省人民争得了荣誉。在全省第四届民运会上,海西取得了团体和奖牌总数名列全省第三,在第三届残运会上取得金牌总数第二、团体第三、奖牌总数第四的好成绩。
为进一步引领和带动全民健身热潮,海西州从2012年开始实施《海西州全民健身计划》,这一依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编制的全民健身工程,紧紧围绕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为主题,着重从学校、社区、乡镇等三方面,通过自己举办和与有关单位协办等方式大力开展全州民族运动会、职工运动会、高原地区铁人三项赛、中学生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构建面向大众,亲民、利民、便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海西州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2008年开始结合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共普查登记了13大类,2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5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加快编辑出版工作,到现在,编辑出版了《海西民间故事》、《海西民间谚语》、《海西民间歌谣》、《青海蒙古族格斯尔传说》、《青海蒙古族祝赞词》、《青海蒙古族民间艺人》、《青海蒙古族民间口头文学集锦》、《青海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青海海西蒙古风俗文化》、《青海土尔扈特蒙古人》、《海西那达慕》、《汗青格勒》(蒙汉合璧资料本)、青海蒙古族长调音乐《呼和苏里的骏马》(DVD)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画册和DVD共13本。
2011年,海西州群艺馆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陈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室,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完成了州、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档案建设工作,建立起全州非遗四级项目名录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电子档案和文字档案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工作筹备了民间文化的原始资料。先后筛选审定申报国家级项目60项、省级项目157项、州级项目189项、市县级项目213项,其中《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汗青格勒》和《海西蒙古族那达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祭敖包》、《藏族民间谚语》等10项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西州紧紧围绕省、州"三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大力倡导"三个离不开"思想,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党和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农村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目前,全州有47个村、12个社区被挂牌命名为首批民族团结示范村(社区)。值得一提的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海西州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把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到年终考核的目标责任当中;全面建立了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创建工作网络,逐级签订了包括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内的社会管理目标责任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目前,全州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州干部总数的32.5%,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数量、整体素质较好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推动全州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海西由文化大州向文化名州的历史性跨越,海西的决策者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发展阶段,首次编制了《海西州"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全面勾画了全州文化发展的新蓝图,由此拉开了建设"文化名州"的序幕,我们相信海西文化名州建设的步伐将会越来越快。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