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禁止"零负团费" 出境游10月价涨9月团卖光

2013年09月03日 16:44   来源:浙江日报   李光敏

  编者按:今年4月,我国首部《旅游法》颁布,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它将给爆发式增长的中国旅游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对规范人们文明旅游以及旅游产业链上深层次的变革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旅游法》的实施。

  俗话说,在家万事好,出门千般难。对于很多热爱旅游的人来说,《旅游法》将在10月1日实施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在外企工作的张先生表示:“以前跟旅行社出去总担心会不会被导游强制消费,现在立法了应该会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以前如果发生什么问题也总觉得投诉找不对地方,找消费者协会吧,但消协不是执法机构,没有强制执法能力。有了这部法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放心,对‘黑心旅行社’也是一种约束。”

  10月价涨不少

  《旅游法》规定,禁止旅行社操作“零负团费”、强迫购物、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并约束景区门票价格变动,如此一来,以前隐藏在一些低价线路的购物、自费、小费等项目将全都透明化,并以最终报价的形式体现。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要数出境游,尤其是东南亚线路,受到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比如纯泰7日游,行程标准比较高些的游线价格4000元,10月1日之后预计上涨到7000元。比较常规的新马泰,报价将达到11000元,有200%的上涨。

  省中旅欧洲部经理马骁介绍,省中旅欧洲游的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均有所上调,幅度为20%至30%。其中,英国、西班牙等线路,原来就不包含自费项目,只涨了1000元左右。法意瑞线则从原来的13000元涨到了16000元左右。“主要是自费项目所需的费用包含到了行程报价里面。”马骁说。原来的自费项目包括游法国的凡尔赛宫和瑞士的少女峰雪山等,自费价格分别为60欧元和160欧元。

  此外,《旅游法》要求出境游团队必须配备领队。业内人士表示,旅游业内有很多兼职导游,并不固定于某一家旅行社,但《旅游法》实施后,导游必须与旅行社签订合同,这些人员需要交保险,自然增加了人工成本,这些成本将转嫁到团费上来,团费上涨是必然的。

  根据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黄金周出境长线产品的发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价格与往年同期相比有10%到15%的涨幅。8月24日,省旅游局官方微博上更是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再也没有3000多元的泰国游了,国庆后出境游或涨100%。”称国庆之后,省内所有的出境游线路报价都会大涨,泰国游报价将接近7000元。

  9月团卖光了

  旅游市场迎来了最热火的9月。“客人把10月1日当成临界点,扎堆预订9月份的旅游产品,一些线路因此卖空。”浙江省中国旅行社出境游中心相关负责人章艳称,这并不是她所愿意看到的。

  按照业内行规,往年9月份夹杂在暑期和国庆之间,是淡季。“今年大家都没做促销,可团就都卖完了。”浙江省中青旅出境旅游中心副总经理朱小军没有想到,今年9月份的出境游居然被抢购一空。

  目前,省中青旅的韩国、新马泰、巴厘岛、菲律宾、塞班、澳洲等地的团几乎售罄,只剩中国香港、澳门地区还有部分名额,以及各个地区小部分航空公司还有未出票的余位。9月份的订单量猛增,却让章艳头痛。在接下来的旺季,客人会不会反而谨慎消费?“与前几年同期相比,今年9月份的订单量估计是历史新高。”这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提前透支了国庆后的消费力。

  记者发现,国庆后旅行线路的报价以及最终具体产品价格,各家旅行社迟迟不愿公布。旅游市场罕见地出现了旅行社“捂盘”观望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多数旅行社对国庆后的旅游消费市场没有底,从包机商那里拿机位就可见一斑。“以前一拿就是100个机位,现在只拿50个,对市场估计很保守。”

  自由行热度增

  “自由行和跟团游的费用之间,已经出现了‘倒挂’。”携程旅行网杭州分公司公共事业部经理徐周兵告诉记者,同一条线路,之前自由行的价格一般要略高于跟团游,如果跟的是购物团,价格相差得更大。如今受《旅游法》将实施的影响,以泰国五日游为例,自由行3000元左右就可以拿下,而跟团游费用可能会调整到3500元。

  记者从去哪儿网了解到,《旅游法》实施带动旅游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中,最明显的就是自由行,特别是出境自由行的热度大幅增加。去哪儿网国际机票产品总监邴弘表示,受跟团游涨价影响,预计未来自由行将持续升温,尤其是出境自由行人数保持增长。热门线路的出境自由行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日韩、港澳台、东南亚等短线自由行比例将超过50%。

  “自由行产品的设计比重,以后会加大。”杭州几家旅行社产品经理均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针对《旅游法》实施调整设计的旅游产品会在9月上旬前后上架。“香港、台湾等华语地区自由行一定会火爆很多,因为语言和文字共通的关系,但欧美地区,自由行未必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所以旅游产品将被重新设计后上架。”省中旅副总经理陈欣安称。

  本报记者 陈文文 见习记者 李光敏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