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潮州嵌瓷展开幕 潮州祠堂大屋顶“搬”进广州

2013年09月05日 08: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潮州祠堂大屋顶“搬”进广东美术馆,屋檐雕刻有嵌瓷艺术作品。 龙宇阳 摄

 

 

卢芝高(前排左二)给观众介绍嵌瓷公仔。黄志坚 摄

 

  中新网广州9月4日电 题:广东潮州嵌瓷展开幕 潮州祠堂大屋顶“搬”进广州

  作者 奚婉婷

  一场主题为“原道”的嵌瓷艺术展4日在广州开幕,灰塑雏形,外嵌各种经剪裁的薄瓷片,二者融合谱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角色,精美的作品让参观者惊叹不已。尽管嵌瓷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很多广州民众对这种带着粤东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仍觉陌生。

  本次展出的30余件艺术精品均出自国家级非遗(潮州嵌瓷)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之手。卢芝高出生于嵌瓷世家,从小涉猎国画、建筑艺术等多种文化,上世纪90年代,他还应邀前往泰国制作嵌瓷,作品备受推崇。

  “我希望以天、地、人之道为题去创作,体现粤东潮汕的传统民俗文化,而展览也是激活民间艺术传承的一种方式。”卢芝高表示。

  正如他所说,展览上除塑造《戏秋香》等传统剧目人物外,系列《二十四孝》图也颇受关注,卢芝高以嵌瓷形式塑造了24个孝顺父母的故事;而为更好展现潮汕宗教文化,卢芝高甚至花8个月的时间创作了潮州祠堂大屋顶,这座长12米、宽1.4米、高2.05米的作品成为了展览的最大亮点。

  “嵌瓷在潮州最初就是出现在祠堂屋顶上的,每个作品均纯手工完成,没有一件可以复制,完成每个作品的程序复杂,最少要花近2个月的时间,相当费时费神。”卢芝高同时也感慨,正因如此,很多年轻人都不肯学习这门技艺,学习者既要吃得了苦也要淡泊名利耐得住清贫。

  据了解,在粤东潮汕地区,嵌瓷的传承人大约有10名。虽然民间技艺传承不易,但卢芝高却非常乐于招收徒弟,他告诉记者,自己有20多个徒弟,有些表现不错,在潮汕已小有名气。卢芝高坚持认为“不能让嵌瓷在传承上出现断层”。为此,他还参与建设潮州嵌瓷博物馆,用来收集、整理和保留嵌瓷精品,同时培养传承人。

  令卢芝高感到欣喜的是,本次展览期间,首届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即将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届时来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艺术家将可在此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我想让这门传统工艺走出国门,让更多国外观众了解我们文化的根。”卢芝高说。(完)

(责任编辑:王姣雁)

閸掑棔闊╅崚甯窗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