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不雅视频案二审直击:揭开敲诈团伙的"暴富经"

2013年09月06日 08:36   来源:新华社   

  备受关注的重庆不雅视频案5日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一审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刑的肖烨、许社卿、严鹏三人出庭受审,揭开了“敲诈犯”一夜暴富的“生意经”。

  肖烨等提出上诉 二审赵红霞等三人未出庭

  涉重庆不雅视频事件的肖烨、赵红霞等6人敲诈勒索案在渝北区法院一审宣判后,被判处实刑的肖烨、许社卿、严鹏等三人提出上诉,被判处缓刑的赵红霞、谭琳玲、王建军等三人均认罪服判。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5日二审此案,法院对此案进行不公开开庭审理。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323条规定“对同案审理案件中未上诉的被告人,未被申请出庭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没有必要到庭的,可以不再传唤到庭”。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及个人信息,赵红霞、谭琳玲、王建军经与律师商议后,依法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人不出庭的申请。法院批准其申请后,由律师向法院提交书面的二审辩护词。

  “偷拍性爱视频是为了认识领导干部,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地位,方便做生意,没有威胁、也没有敲诈官员。”肖烨在庭审中反复强调,这也是他一直不服一审判决的主要理由。二审中,肖烨、严鹏当庭认罪请求从轻处罚。

  “敲诈犯”的“生意经”

  梳理肖烨的发家史,2007年至2012年间,肖烨开办的服装销售公司,从一个没什么生意的公司变身为投资咨询公司,还另外开办了房屋拆迁有限公司、收购了北碚一家生态农业公司、购买大量房产,其间在北碚区委原书记雷政富的协调下,承包了1600万元工程项目等,给自己的老婆买了一辆奔驰E300,自己也坐上了250多万的奔驰S600,不仅住上了别墅,还有大量现金以月息5%放贷……

  肖烨何以一夜暴富?偷拍官员性爱视频!

  肖烨虽是“设局”的人,却总是躲在幕后,官员们被偷拍视频并被现场“捉奸”后,他再出面声称帮官员解决“麻烦”,在官员们面前扮起“好人”,一些被“捉奸”的官员们在情急之下竟将肖烨当成了够义气的“朋友”,对肖烨有求必应。

  经查明,2007年下半年,由于服装销售生意惨淡,肖烨、许社卿商量用色诱领导干部并偷拍性爱视频的方法为公司找钱。随后,许社卿找来领导干部的电话号码,赵红霞、谭琳玲被许社卿等人劝说后同意引诱领导并偷拍性爱视频,严鹏、许社卿购买了偷拍设备,许社卿、严鹏、王建军等人设局“捉奸”,肖烨扮演好人出面调解,以便和领导搭上关系。

  2008年初,化名周小雪的赵红霞向一些官员群发了约会短信,时任北碚区区长雷政富落入陷阱,被偷拍性爱视频和捉奸后,经肖烨出面调解后,把肖烨当成了能解决麻烦的朋友。可好景不长,仅过了两天,肖烨就以公司周转困难为名向雷政富提出了300万元的借款要求,害怕被曝光的雷政富只得找人满足了肖烨的要求。2008年下半年,肖烨等人以同样的手法令时任重庆市地产集团董事长周天云落入圈套,周天云只得让自己的妻弟借了200万元给肖烨。案发前,肖烨仅归还了100万元。

  “分赃不均”导致不雅视频曝光

  重庆不雅视频敲诈团伙中,许社卿是一个不得不被提及的人。当初就是他为了报复肖烨,将雷政富的不雅视频交给了他人,视频才被曝光到网络上。许社卿一审因犯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经查,肖烨向许社卿许诺成功后给他买车、买房并送公司10%的股份。2007年下半年,许社卿在肖烨的服装公司担任人事部经理,招揽漂亮女性进入公司,并劝导她们去色诱领导并偷拍与领导的性爱视频;许社卿还找来重庆市领导干部的通讯录,购买了偷拍所用的手提包和摄像头,并给赵红霞教授使用方法。2008年2月,许社卿在肖烨的电脑里面拷贝了赵红霞与雷政富的性爱视频。2009年初,在多次参与偷拍、捉奸后,许社卿认为肖烨没有实现许诺,遂离开了公司;2012年10月底,为报复肖烨,许社卿将赵红霞与雷政富的性爱视频交给了记者。

  经查,对肖烨与涉不雅视频官员交往情况,同案案犯均不知悉。肖烨仅分给赵红霞4万元,一张可透支10万元的信用卡交给谭琳玲保管用于公司请客吃饭。2009年初,赵红霞、许社卿、谭琳玲、王建军等人相继离开公司,几人将肖烨信用卡里面约8万元分掉,赵红霞和谭琳玲各分3万元,许社卿、王建军等各分约5000元。

  在5日二审的庭审中,许社卿及其代理律师认为,许社卿是重庆不雅视频案的报料人,当初行为的目的是“反腐败”,希望法院从轻处罚。

  庭审结束后,法院宣布择期宣判。(完)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