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省发改委获悉,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淮北市和铜陵市累计争取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33.39亿元,用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社会保障、生态治理、棚户区改造等,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转型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多元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淮北市发展非煤产业,形成了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食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六大主导产业,2012年,非煤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6.2%。铜陵市铜产业成为全市首个千亿元产业,铜陵有色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生态修复初见成效,城市环境改善。淮北市治理采煤塌陷区15万亩,通过实施城市增绿工程、整治塌陷水面和景区开发,形成“两山六湖九河”的山水生态城市格局。铜陵市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修复,2012年该市空气质量与黄山市并列全省最优。
目前,国家下达淮北市12个煤矿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国债项目已建成7个、在建4个。 2011年至2013年,淮北市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29024套,竣工3737套。铜陵市实施了老铜矿、立新煤矿等3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3.92万户成片棚户区低收入家庭,已改造3.65万户,竣工1.36万户。
社保、就业等民生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淮北市将失地农民搬迁补偿标准个人部分提高到1.5万元,率先实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铜陵市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50”等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约8万人,投入2.6亿元对特困企业下岗职工实行财政兜底政策。(记者 郑莉 通讯员 徐冉冉)
(责任编辑: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