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土地市场,作为房地产一级市场,不仅是楼市中的一大风向标,同时也反映了房地产二级市场的整体情况。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2年1-4月,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武汉、长沙等全国20个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共计成交了1201块,累计土地出让金为1443亿元,仅为去年全年土地出让金的16.3%,同比大幅缩水44.5%。住宅用地成交平均楼面价约为1951元/平米,同比下滑13%,自2007年以来首次跌入2000元/平米以内;平均溢价率为2.57%,是自2005年以来7年内的最低点。
10余城土地出让金减四成
土地低价成交成常态
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日前统计显示,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苏州、武汉、长春、长沙为代表的13个城市,2012年土地出让金锐减,截至5月24日,合计土地出让金为1292.3亿,同比2011年前5月的2204.2亿,锐减911.3亿,同比降幅高达41%。调控的持续深入明显改变了开发商的预期,房企拿地热情降至谷底,十大标杆房企中仅有一家企业参与在京拿地,土地低价出让成为土地市场的常态。在宅地成交延续去年冷清态势的同时,商业地产也难独善其身,前四月的商业用地风光不再,全部零溢价率成交。受此影响,前4月的土地收入同比大降39.6%,且去年已开始挂牌等待出让的6宗地至今无人问津。
缺钱!开发商买地顾虑多
对于土地交易的冷清,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开发商不敢拿地、不敢争地主要还是受困于资金的捉襟见肘。在楼市调控政策持续长达两年之后,不光小型房企出现资金危机,大型房企也面临着资金短缺、销售艰难的压力。截至4月9日,已公布年报的74家A股上市房企,存货已飙升至9437.78亿元,较之去年同期的6598.13亿元,同比上涨了43.04%。而在万亿库存的压力背后,这些开发商还需承担数百亿元的利息支出。今年出让的房山、通州等区域的住宅用地价格,对比最高峰时,虽然有近20%左右的降幅,但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开发商仍受制于库存压力、贷款压力,轻易不敢出手。另外,3月以来的成交回暖让更多的房企将重心放在了消化库存、回笼资金上,对于拿地这种花钱的活儿,自然就冷落了。
地政“微调”住宅用地供应缩减!
受累土地市场低迷?
今年以来,面对房地产用地供应减少及成交冷清的态势,合肥、天津、云南、广西等地已经出现或正在酝酿土地出让政策的微调。
今年2月,合肥市公布了鼓励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三大土地新政,其中根据不同的物业自行持有比例,在地价上给予五至七折的优惠。
5月7日,天津市国土房管局推出的“土地微调新政”包括,延长土地出让金交款期限、鼓励境外投资者参与竞买等。
5月8日,在2012年云南省房地产工作会议上,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议,对当地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为房企拿地“松绑”。
北京:此前的3月30日,北京市国土局公布的今年供地计划显示,2012年北京市土地计划出让共计5700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减少了12.3%,其中住宅用地1700万平方米,占供应总量的30%,较去年的39%的比例减少9个百分点。住宅用地的构成中,保障房用地和商品房用地将均分天下,各占50%。
南京:5月7日,南京市国土局公布了今年南京市国有建设用地计划指出,南京市市区计划供应土地总量3000万平方米左右,总量与去年持平。在土地用途结构方面,今年南京住宅用地总量,尤其是商品房供地量相应下降,今年供应400公顷,比去年的500公顷减少近两成。
广州:5月4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广州市2012年市辖区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今年广州市将供应268宗土地,其中商品住宅用地47宗,用地面积254.6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24%。
上海:与北京同日公布的2012年上海住房供地计划显示,计划供地1000万平方米,比去年减少200万平方米。在1000万平方米宅地供应中,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和中小套普通商品房用地计划总量为700万平方米,余下30%为其他商品房用地。有分析人士指出,上海市首度同比调低了住宅用地的供应目标,这是2009年以来目标量最低的一年,也低于自2005年来七年中平均年度实际供应量。
业内:调控促成土地市场转变
房企谨慎乃无奈之举
土地缘何卖不出去,除了今年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多家在建项目缓工停工,开发商拿地信心不高;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土地价格降价幅度不高,开发商仍旧在等待土地价位下跌。然而作为政府主要收入的土地市场,既要保持财政来源,也要保证相关于政绩的土地规划建设,对此,此次主要城市收入锐减近千亿,势必让政府陷入尴尬之地,土地价格到底是降呢还是不降呢?
而对房地产业,中央一再强调将继续“稳定和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步步深入,房企面对着冷清的市场,也开始为囤积的库存焦急,而资金不宽裕的开发商也开始大幅度地削价抛售,对于拿地备地的兴趣也大不如前。如此在调控持续的大背景下,开发商在土地方面显得愈发谨慎。
(责任编辑:韩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