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疆:奋进号角响彻天山南北

——写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周年之际(上)
2012年06月01日 16: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帆 曾金华 牛瑾
    5月的新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在戈壁荒滩上搭建起绿色的希望。

    5月,对于新疆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两年前的5月1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新疆站在了跨越式发展的起跑线上。

    产业发展加速度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GDP增长快于全国0.3个百分点,2011年快2.8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快3.1个百分点,在全国的排名由2010年的第29位上升为2011年的第21位,再上升为今年的第16位。新疆优势产业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驶入发展快车道。

    由于历史原因,新疆电网长期独立于西北电网之外。为破解这个困局,2010年11月3日,750千伏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结束了新疆电网孤网运行历史,首次实现了新疆电力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的跨区外送,为新疆电力参与全国能源配置体系、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迈出了第一步。今年5月13日,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和新疆—西北电力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疆电外送”两工程同时在新疆开工,开启了“疆电外送”的新篇章。工程建成后,将形成1000万千瓦的输电能力,显著提升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成为联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

    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说,到2015年,新疆将形成3000万千瓦“疆电外送”能力。新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后,每年外送电量1650亿千瓦时,利用煤炭8000万吨。与运煤相比,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资源附加值更高,可直接拉动投资3000亿元,提高新疆GDP约1.5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6万个,可间接解决30万人就业,每年增加地方税收超20亿元。

    2011年,新疆完成工业投资2200亿元,建成投产一批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重大项目。今年自治区计划安排重点项目300项,全年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投资额2000亿元以上。

    新疆产业发展的又一亮点是汽车工业,提出了“着力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完善汽车配套产业”的目标。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说,汽车产业庞大的产业链,将为乌鲁木齐带来更多的企业投资。据介绍,从2011年至今,已有上海大众、中国重汽、陕汽、东风汽车4家汽车企业落户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开发区已规划了汽车产业配套企业用地。据测算,按每亩最低200万元的投资强度来算,将为开发区带来近80亿元的投资。考虑到汽车行业的零配件采购,以开发区为圆心,半径200公里内的区域都会受到汽车产业的辐射,形成产业集群。

    民生工程暖人心

    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开启了新疆民生建设的新篇章。

    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新疆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项民生政策出台。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能看到民生项目建设的火热场面。2011年,自治区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1670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3.2%。政府承诺的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天然气利民、廉租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等22类80项重点民生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

    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30万户120多万农牧民喜迁新居,35.6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成,9项定居兴牧水源工程、118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工,12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和8.95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解决,新增56.56万城镇就业人员,85%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7.41万名2009年前实名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前一年全覆盖,首次为255.8万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价格补贴4.36亿元,1332名新疆籍内地流浪未成年人得到解救,2016人(次)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安置救助……今年新疆继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已经确定了25类90项重点民生工程。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说,实施重点民生工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今年的民生工程坚持惠民政策不变,支持力度将继续增强,让千家万户、各族群众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和谐社会绘新图

    “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努力变化变革创新,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惠泽民生、和谐幸福的美丽画卷在新疆大地徐徐展开。

    从2011年起,新疆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扶持“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全力提升新疆文化影响力,打造文化发展大区。

    2008年至2012年,国家投入40.2亿元,自治区配套10.49亿元,实施新疆学前双语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在喀什、和田和克州等七地州所属县市以及托克逊县、吐鲁番市和伊吾县等九县市建设双语幼儿园2237所。同时,对少数民族儿童给予幼儿伙食和教材费补助,对聘用教师给予工资性补助,并大力实施“双语教学科技服务工程”等。今年新疆将基本普及学前双语教育,实现覆盖率达到85%左右的目标。

    “好巴郎,好少年,互帮互助献真情;从小栽下友谊树,长大开出团结花……”孩子们的童谣,传递着新疆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的主旋律。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疆正在向我们走来。 (中国经济网记者姜帆 曾金华 牛瑾)

(责任编辑:徐晶慧)

鍒嗕韩鍒帮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