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航空铆钉一样牢牢守护平安

——记担负航天特资守卫和押运任务的武警上海总队官兵
2012年06月18日 22: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上海6月18日讯 (记者 李治国) 6月16日傍晚,驻守上海航天设备制造厂的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十一中队营区内彩旗飘扬、鼓声雷鸣。当“长征”运载火箭搭载着“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后,武警官兵和科研人员共同庆祝我国航天事业又一历史时刻的诞生。

    卫士凯旋,精兵护平安。四月初的一个清晨,一场简单而神圣的出征誓师仪式也在这个营区举行。全副武装的官兵士气高昂,开始了押运航天特殊物资的长途征程。从东海之滨到祁连山麓,官兵一路守护,胜利凯旋。

    用距离丈量使命:86次任务与30万公里行程

    自担负航天特资守卫和押运以来,武警官兵共86次往返上海与北京、酒泉、太原、西昌等地之间,累计行程约30万公里,始终确保了航天产品的绝对安全。

    一次押运就是一次战斗。押运分队就像一支离开大本营的远征军,独自为战,押运行程又经历不同地域、多个省份,沿途情况复杂,官兵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可想而知。任务过程中,官兵全程戒备、高度警惕,多次成功处置趴车、盗窃等威胁目标安全的险情。

    火车押运的过程中,战士们吃住都在火车上,有时单程就是四到五天。列车行进中,战士们轮流在仪器车厢巡逻,列车一旦停靠,战士们立马全部下车进行警戒。临时车厢内部封闭,空气流动差,战士们又全副武装,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没有任何抱怨。

    汽车押运并不比火车轻松。去年10月,副中队长齐磊率战士采取汽车方式担负赴北京押运任务。车队在山东境内遇到了交通拥堵,只能缓慢行进。见此情况,齐磊和战士们一道下车,分成两路伴随在目标周围,随车队一同缓慢行进,这一走就是三个小时。任务结束后,目标单位领导专程来到中队表示感谢和敬意:“武警官兵是穿着橄榄绿的航天人,不愧为光荣的‘航天卫士’”。

    用时间衡量责任:数十茬官兵与六千个日夜

    武警官兵自1992年开始担负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守卫任务,二十年来,十多茬官兵日日夜夜坚守三尺岗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厂区内单位多,人员和车辆出入频繁,给武警官兵完成守卫任务带来了很大挑战。严格验证不错放一人,是执勤官兵的首要职责。去年年底,哨兵张士超在执勤时发现一人形迹可疑,立即警惕地对其进行盘问。当发现此人所持证件与本人不符时,张士超和中队增援人员立即将此人控制,并迅速与厂区取得联系,成功消除了一起危害目标安全的隐患。

    2011年7月,靠近核心厂房的一闲置仓库因电路短路突然冒出火花,继而产生浓烟。当班哨兵肖永刚发现后,迅速拉响了警报。中队长路章军两分钟内即率领官兵赶到,战士们立即进行处置并成功控制现场,确保了目标绝对安全。

    用标准度量精神:零失误与零事故

    厂区内面积大,哨位多,最远的一个哨位离部队营区近3公里,官兵们需要24小时轮流担负勤务。押运任务期间,中队官兵在位少,担负守卫任务官兵有时一天在岗时间长达10个小时。面对这种高强度的执勤状况,官兵们从未放松过警惕。他们开展了“讲航天故事、学航天典型、树航天精神”活动,学习和发扬航天人严谨、精细、缜密、规范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在执勤的过程中,官兵们坚持“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针对航天特资守卫和押运勤务的特点开展了专门的研究、教育和训练,确保了执勤“零失误”、安全“零事故”。

    官兵们执勤能力在提高,执勤的手段也在变化。近年来,武警上海总队不断推进执勤方式转变,从最初的单纯依靠官兵个人观察,发展成为现在融“人防、物防、技防、联防”为一体的信息化执勤模式。20年来,武警官兵成功处置32起有碍安全的问题,处置突发情况13起,发现及排除事故隐患19起,确保了守卫和押运目标的绝对安全。官兵们常常说:“虽然只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颗‘螺丝钉’,但我们要像火箭上的‘铆钉’那样,牢牢践行使命,用忠诚护卫平安。”

    

(责任编辑:耿敏)

商务进行时